第(3/3)页 “陛下放心,此时人员混杂,大家的注意力又都在孔北海身上,没人会在意我们。” “即便有人察觉,我们也可借口去寻医官。” 贾诩简单解释了一句,便忍不住叹气。 “陛下怎么能对孔北海动手?即便拉拢不成也不能打他啊!” 本来按照事先的计划,刘协与孔融独处时,趁机说服并拉拢孔融。 谁知一段时间过后,他们得到消息,孔融竟晕倒了。 一个大活人,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晕倒? 不止是贾诩,当时在场的许多人都认为刘协说服孔融不成,于是恼羞成怒上手打人,把孔融打昏了过去。 也不怪他们会如此联想,谁让老刘家有类似的前科。 史书就记载了,汉景帝和臣子下棋,结果下不过,直接抄起棋盘把对方打得头破血流。 “朕没打他,朕真的没打他!” 刘协心中十分无语,他又不是那位大汉棋圣。 郭嘉见刘协似乎真没动手,不由问道:“那孔北海到底是怎么昏倒的?陛下到底和他说了什么?” 刘协说道:“朕就是按照之前商议的那样,对他晓之以情、动之以理,将朕光复大汉的计划和盘托出,令他臣服于朕。除此之外朕什么也没干!” 他也就是上了一点压力而已。 谁能想到孔融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么差? 三两句下来居然就昏倒了! 这要是在洪武朝为官,怕是吓都要被吓死了,根本活不到这把年纪。 郭嘉和贾诩听罢,只觉得匪夷所思。 这也能昏过去? 莫非是年纪大了,加上一路舟车劳顿所致? “只希望孔北海能平安无事吧,否则就有天大的麻烦了。”贾诩叹息一声,对刘协说道,“陛下,臣等先去袁绍府上,后续若有情况再向陛下禀报。” “去吧。”刘协点了点头。 郭嘉和贾诩匆匆离去。 …… 袁府,某别院。 袁绍将孔融带回府邸之后,便召集了城内最好的医师过来诊治。 此时孔融躺在床榻上昏迷不醒。 一名医师正为其把脉。 袁绍站在一旁,焦急的心都揪了起来,孔融死在哪里都不能死在邺城。 见医师把完脉,立即忐忑不安地问道:“国相的情况如何?可有大碍?” 医师回道:“大将军不必担忧,国相只不过是劳累过度,外加受到刺激以致心神激荡,所以才昏迷了过去,只需休息一晚即可。” 听到这话,袁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。 但他依然有些不放心,又叮嘱了一遍:“你再好好检查一下,确保没有任何问题!” “要开什么汤药、用什么药材尽管说,上好的党参我府内也有。!” 只要孔融不死在冀州境内,别说什么党参,他连传国玉玺都能交出去。 医师无奈道:“大将军,真不需要开任何药方,国相的身体还算康健,只需休息。” “若大将军不放心的话,也可以去请其他医师过来诊断。” 袁绍本想再请几名医师诊断以防万一,却注意到孔融的眼皮抖动了一下,随后缓缓睁开了眼睛。 “国相!” 见孔融醒了,袁绍简直要喜极而泣。 孔融晃了晃脑袋,发现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,前方还站着袁绍等人,不由得皱眉道:“老夫这是在哪?陛下呢?” 他只记得面对天子的逼迫,大汉正统与大汉光复全系于他一人之身,取决于他的决断,当时便觉得有千钧大山压在胸口。 无奈之下,他只能顺势昏迷。 既是因为身体真的不适。 也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 “国相勿动!”袁绍见孔融要起身下榻,连忙上前搀扶,“国相和陛下交谈之际昏迷了过去,如今正在我的府上。” “医师说国相是劳累过度,需好好静养。” 孔融没理会袁绍,只是抬头看向窗外。 然后他的脸色就变了。 只见外面的天色已晚,太阳即将落山,远处天际都出现了点点星芒,已然到了傍晚时分! “快!快送我回驿馆!” 孔融急急忙忙地跳下床,鞋都顾不上穿就跑向屋外,袁绍想拦都拦不住! 院子里,沮授、审配、田丰等人皆在,看见从屋内冲出来的孔融,一个个都面露喜色。 但还没等他们上去问候,孔融就直接从他们身边跑过,冲出了院子。 …… 城外,驿馆马厩。 太史慈将马匹牵出马厩,抬头看向不远处的邺城,默默握紧了手中缰绳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