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另外有人接着道:“是啊是啊,到时候温公的外孙可就是太子,日后会成为大汉天子呐!” 两人一唱一和,配合默契。 这种话说出来虽然有些逾矩,而且对天子不敬。 但天高皇帝远,在九原县这种穷乡僻壤,谁会管他们说什么? 况且吕布是天子跟前的红人,说吕布的好话、拍他的马屁肯定是没错的。 村长和众百姓们闻言再度震惊。 “老天爷哎,奉先他现在真是了不得啊,当了这么大的官不说,还成了天子的岳丈!” “奉先的孙子以后要是当了皇帝,那咱们吕家村也算是出龙了!” “没听刚刚那两个官老爷说吗,奉先他女儿以后肯定能当皇后,奉先就等着享清福啦!” “奉先真是好福气啊!” “唉,我家女儿早年其实蛮中意奉先的,但我那时候瞎了眼,非让她嫁给了一屠户,真是后悔死我了。” “我打小就看奉先这小子有出息!嘿,你猜怎么着,果然有出息!” “那可不,奉先这浓眉大眼的,一看就是大富大贵的相!” “我家那个不争气的小子,跟奉先同年的,到现在还游手好闲,他哪怕有奉先一个指头的出息,我死也闭眼了。” 众多百姓都对吕布投去羡慕的目光。 对他们来说,成为皇亲国戚比当大官还要有面子,因为那可是跟皇帝成了亲戚! 当的官再大能大得过皇帝吗? 而且当官得有本事,要么会读书要么有武力,当皇亲国戚只需要享受荣华富贵就行。 “哪里,哪里,哈哈哈!” 吕布虽然嘴上谦虚,但开怀大笑的模样却是展现出了他此时畅快的心情。 “温公,下官还有一事禀报。” 五原郡守上前给他满上酒,然后借机说道:“为了表示对温公的尊敬,下官自作主张将吕家村更名为奉先村,以温公的字来命名,并且打算立碑纪功。” “还请温公勿要怪罪。” 他本来想给九原县更名,但又觉着传出去了影响不好,显得他太过谄媚了,所以才决定给吕家村更名。 此举当然是为了讨吕布欢心,因为要是能搭上这条大船,他日后的仕途必然一帆风顺。 “奉先村?” 吕布闻言心中顿时大喜,若是以他的表字来命名村子,再立碑纪功,那他的名字和事迹将会在九原县永远流传! 他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个点子? 吕布看向五原郡太守,此时只觉得怎么看怎么顺眼,不过嘴上却训斥道:“吕家村这一名字用了上百年,怎么能因为我一人而变?简直是胡闹!” 说着还重重拍了一下桌子。 一旁的村长见到吕布训斥五原郡守,连忙劝道:“吕娃子啊,郡守老爷也是一片好心,而且换个名字也没啥子,你发这么大火气干啥咧?” 其他村民和百姓也纷纷开口劝说。 “就是,这样也好教人知道咱们吕家村是奉先你的老家,咱们村里人都跟着沾光哩!” “俺就觉得奉先村这名字比吕家村好听。” “奉先你就答应了吧。” “我觉得九原县也一起更名才好!” “这可就僭越了,九原县更名,需得到朝廷许可才行。” 在众百姓的劝说下,吕布才“勉为其难”地答应了下来,板着脸对五原郡守道:“下不为例!” 五原郡守表面惶恐,心中却高兴。 他知道这艘大船算是登上了。 经过这件事,整个宴席的气氛变得更加热闹了起来,吕布的心情明显比之前要更好了,甚至拉着五原郡守一起拼酒。 然而就在此时,成廉匆匆跑来,向吕布地禀报道:“将军,三十里外发现匈奴大军踪迹,约五千人左右!” “正向九原县方向而来!” 一句话,顿时让喧闹的宴席都安静了下来,静得落针可闻。 而待到众人反应过来后,一个个脸上都难以抑制地浮现出惊恐之色。 “匈奴人打来了!他们又来劫掠了!” “快躲起来啊!” “怕什么,不是有奉先在吗?” “对!我们有奉先在!” “奉先年轻时候就杀了好多匈奴人,有奉先在,我们不怕那些匈奴狗!” 对于普通百姓们来说,时不时入关劫掠的匈奴人是十分可怕的,尤其是那些村落,遭遇了匈奴人基本上都会被屠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