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很好《颠覆性的科普》《顾陆谈“内卷”》《顾陆认为未来大学生会找不到工作》唉呀,本场的内容太多了,李泉一时半会都找不到重点。 采访结束,一直没说话的冯景元才开口。 “《乡村教师》看完,我的反应是,作者绝对是六零后或七零后,”冯景元说,“否则写不出这类作品,现在我总算有点理解了,小顾作家年纪轻轻,但对教育行业非常关注,也有自己的理解。” “冯主编过奖了。”顾陆说。 “没有一点过奖,”冯景元说,“《乡村教师》是对教育和传承非常浪漫的呈现。” 紧接着,冯景元牛头不对马嘴的说一句,“小顾老师不久后会收到一笔钱,但不多,哈哈哈。” “??”什么钱。 紧接着,无论顾陆怎么询问,对方也只是笑而不答。 早就说过,把谜语人关进阿卡姆,别放出来。 和文艺报比起来,之前的雾都日报的采访,顾陆感觉有点业余。 “好像也不能这样想,前者是专门搞文学的报纸,后面更关注时事和名声,侧重点都不同。” 纵观文艺报的历任主编,茅盾、丁玲、冯雪峰等,都是大作家。 毛邓两位领导曾给该报定下了三个责任“展示名家风采”“纵览文学艺术新潮”“让世界了解中国文艺”。 关于最后一点,没有错,文艺报是有英语、法语和日语版本的。 “也幸亏只接了文艺报的专访,这一趟太累了。”顾陆伸个懒腰。 本来每逢双休,都会给自己炖点好东西,但今日是完全没精力了。 很快,某人的到来,让顾陆脸上的疲惫变成了开朗。 汤圆跑来邀请顾陆去吃饭,因为李古圆家亲戚,送来了野猪肉。 赶紧就让顾陆去尝鲜。 上一次顾陆吃的野生的东东是“山泡”,学名叫啥他不清楚,反正红红的,吃酸酸的,满山遍野长。 “野猪肉什么个味?” “嗯——应该和家猪肉有区别。” “你说得非常有道理。” 来到杂货铺。 顾陆也因为来过非常多次,所以轻车熟路,甚至还帮忙售卖东西。 “我们家古圆成绩能这么好,多亏了顾陆,来多吃点。”席间李母夹菜。“之前的月考成绩就很好,他经常跟着你,肯定学到了不少东西吧。” “妈!我成绩比轱辘好,我们互相补习。” “你补习什么?小顾还用你补习?”李母不相信。 李父也不相信,因为两人经常听到自家小孩说顾陆又上报纸了,顾陆又写出了什么作品,顾陆有多厉害。 不看报的李父和李母,对顾陆的认知,全是李古圆自己拿报纸,拿杂志回来告诉他们的。 “我记得伱爷爷生日,晚上喝了两杯马尿,然后就揽着我说‘顾陆我最好的朋友,你知不知道,我能写作发表都是他给的信心……’”李父说。 “爸!”这下子李古圆脚趾扣地了,卧槽,他怎么可能说过这么傻逼的话。 有些话当心里就行了,说出来就是大傻逼。 喝醉了真就这样,顾陆还记得去年初中毕业晚宴,好多同学也喝了,张禹东揽着某人(不记得名字的同班同学),大喊:“老师你知不知道,这是我儿子,他是我儿子,我们关系最好,桀桀。” 看着一脸浑身不自在的李古圆,顾陆出言证明,“关于学习方面,确实是汤圆给我补习。” “哦,那也是你给古圆机会,他应该珍惜这个机会。”李母说。 “?”李古圆感觉自己成外人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