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样样拿出来,“皮尺”、“圆规”、“量角器”、“铜坠子”、“指北针”....... 最后,郑重其事的掏出一对儿黄澄澄的套圈。 “公子,您要的这样东西,我们造出来了!” 李长安拿起来,两指掐住内圈,用另一手扒拉一下外圈,两层铜壳活了过来,嗡嗡转动。 仔细听,还是能感知到有些许杂音,转动也不是绝对平顺。 青铜轴承,还真让老板给复原了。 搞点蓖麻油或者牛油润滑,效果兴许还能更好。 别的不说,有了此物,滚筒印刷的效率绝对能提升不少。 看了一下其他产品,做的精美异常,件件都有收藏的价值。 “计时器呢,拿出来瞧瞧,咱们一起想办法,或许能再完善完善...” 老板拿出来李长安臆想的测点装置,简直,一塌糊涂。 那齿轮造的,还不如十八线小厂的翻砂作品,甚至比不上汽修厂的手工造。 那一刻,他感受到了绝望,就像四年前他试图跟人科普财经常识一样。 没有数学,科技推不动啊,这玩意比五指山还沉。 齿轮怎么设计来着,分奇数齿和偶数齿,好像还涉及渐开线和什么对数法则? “毕大师,你这真是照我画的图设计的么?” 毕行首哪能受这等不白之冤,立即将图纸原封不动的端上来。 对比之下,不说一模一样,也可以说严丝合缝。 丢人,一个南大研究生,居然把齿轮画成了锯齿状的馅饼,活不了了。 好在眼前有了圆规和量角器,可以重新作图。 李长安要了一块地方,铺好纸张,架好圆规,开始小学生制图。 反正自己用齿轮只是为了计时,那齿型就可以暂时随意,搞成圆柱齿就好。 重要的是对称性,保证对应的齿序,符合对称,使得转速匀称。 剩下的,就是找一种替代技术,换掉不成熟的发条。 对了,前一阵子面试,好像见到了那个叫沈括的家伙,天生的工科牛马,怎么把他忽略过去了。 ----------------- 爷俩在这边搞科研,全然不知,王雱的阴谋已经启动,如同混水里的鳄鱼,正在悄然逼近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