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很想知道俞通源他们这一次将计就计,带着海船出海,假装和海寇交易。 有没有从方部海寇那里,狠狠的撕扯下一大口血肉。 若是能够办到,那这一次又能额外多做出不少的事情了。 海上的陈方两部海寇,着实张狂。 今后需要仔细的把他们,一一都给铲平才行…… 一天之后,俞通源等人返回。 朱棣得到消息之后,立刻亲自前去迎接…… “殿下,臣等无能,让殿下失望了。 没能抓住方部海寇的那些人。 那些狗东西们很警惕,觉察到了一些不对,就提前跑路了。” 俞通源对着朱棣单膝下跪,出声禀告,满脸羞愧之色。 朱棣将俞通源扶起。 “南安侯不必如此,这事儿本身就属于有枣没枣,捅两杆子。 能有收获最好,没有收才属于正常。 这本来这就不是咱们这次的任务。 况且,这也非是南安侯等人办事不利。 是对方过于狡诈,提前觉察到了不对退走了,非战之罪。 南安侯辛苦了。” 朱棣一边说,一边亲自拿起壶给,俞通源倒了一杯水,让俞通源来喝。 俞通源将之接过,心里面暖暖的。 只觉得这位燕王殿下很可以。 不仅有勇有谋,而且处事这些还特别的让人佩服。 有着很强的魅力,让人不自觉的就想要跟着他好好干。 “这些人就让他们再逍遥一段时间吧。 终究咱们这里还会将他们消灭了! 不管是陈部海寇,还是方部海寇,都必然要死! 在海上为非作歹这么多年,也到了收他们的时候了! 吴祯不敢干,也不愿意干的事,咱们来干!” 朱棣望着俞通源,声音里带着一些豪气。 俞通源立刻抱拳,说定然要肃清海面。 “南安侯,到了这个时候,我也就不再隐瞒什么了。 有些话也可以提前给南安侯说,让南安侯心里面有个底儿。 我父皇之前在中都城时,南安侯等人押着明王前去见父皇。 我父皇说,会给你们巢湖水师一条路,一条不用靠走私盐等违法乱纪的事,就活得很好的路。 当时我父皇没有与你们说明。 只说时机不对,时机到了就会让你们知晓。 现在,就由我替父皇来与你们分说吧。” 朱棣望着俞通源,一脸认真的出声说道。 听了朱棣的话,俞通源立刻便要单膝下跪,却被朱棣伸手将他给扶住。 让他不必如此。 “想来不用我说,依照南安侯的聪明,应该也已经是大致上猜出来了不少。 没错,我父皇有意废除海禁,重新设立市舶司。 以官方为主导,开始对外经营贸易。 要把海贸这块儿,特别赚钱的肥肉,从那些乱臣贼子,奸商,海寇的手里面给夺取回来。 海贸是一件极其挣钱的事,而想要将之给经营好,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,便是要有一支特别强大的海军,为之保驾护航。 而这支海军,便是巢湖水师!” 听到朱棣的话,俞通源神色激动。 虽然这几天,跟着朱棣来到这里,使用雷霆手段拿下备倭水师。 以及还想要趁机给方部海盗,狠狠一刀的事情上,已经有所猜测。 但那终究是猜测。 现在从朱棣口中得到了如此明确的答复,他心中的担忧与忐忑尽去,只剩下了无尽的惊喜。 之前时,他或许对于海贸还没有那么深的了解。 可是现在,经过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接触。 才知道海贸这块肉,到底有多肥! 今后让他们巢湖水师变成大明海军,为商队的正常运行,进行保驾护航。 属于他们的待遇,肯定不会太差。 上位当真说话算话,果然没有欺骗自己等人! 真的给了这么一条,特别好的活路。 这才是自己巢湖水师,最好的归宿啊! 他不由得想起廖二哥来。 若是廖二哥能少些怨气,能够一直活到现在,那该有多好? 不必再如同之前那般,冒险带着他们贩卖私盐,来为大家伙谋取利益了。 也不用死了。 这么一个堂堂正正的活法,不比倒卖私盐要硬气的多? 能堂堂正正的活着,谁又愿意干一些阴私的事儿? 原本的时候,包括他在内的人,都以为很大可能是皇帝在廖二哥被斩杀后,专门说出来的一些话,用来安抚自己等人的。 能不能实现,只在两可之间。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,还能有什么活路堂堂正正,却又能让他们巢湖水师,过的不比贩卖私盐差。 哪能想到,这才不过连一年的时间都没到。 上位这边。就已经把具体的谋划定了下来。 让自己等人知道了。 而且这个谋划,一听就知道非常的靠谱,不是在糊弄人。 上位当真是说话算数! 而他也明白了,为什么当时上位见自己等人时,会说这件事需要保密,暂时不能告诉自己等人。 想想看,这可是直接拿掉了吴祯吴良兄弟两个,还把这么多的备倭水师,也给堵在这里,进行整编。 这要是稍微走漏一点风声,想要把这事儿给干成了,办得如此干净利落,那都是痴人说梦。 上位的考量才是最为正确的。 或许……或许自己家廖二哥,要是还在的话。 上位那边,应该有不小的可能,不会让自己巢湖水师来为市舶司贸易,保驾护航。 毕竟廖二哥性情火爆,能力也强。 和自己几个比起来,要强势太多。 而自己巢湖水师,一直以来身份地位都显得特殊。 上位会不放心倒也正常…… 这样的想法,在心中升起后,他又迅速的摇头,让自己把这些想法给抛到脑海之外。 不让自己想这么多。 有些事儿不能去深究,也不能去多想。 过于深究,过于多想,反倒容易让人难受。 改闭一只眼的时候,就需要闭上一只眼。 他现在能够确定他们巢湖水师,苦尽甘来了。 且一直以来,和自己等人作对吴氏兄弟也倒了大霉,只怕是活不了。 这些便已经足够了。 …… 东宫,太子朱标早就已经离开,到文华殿中去处理政务去了。 “姐姐,来尝尝这个好不好吃。” 吕氏端着一个托盘,盘子里面是一大碗蒸蛋羹。 她满脸是笑的对太子妃常氏招呼。 “呀?怎么又吃东西了? 距离早上吃饭,才不过一个时辰而已。” 太子妃常氏,显得有些讶然的出声询问。 “姐姐,您现在可和之前不同了。 姐姐不是一个人在吃饭,是两个人在吃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