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(哈哈,终于拿到徽章了,居然提前了几个小时,感谢书友大佬们的支持和包容) 朱棡微微一滞,有被自己家父皇,在此时所展现出来的决心,与强大的气势给惊到。 与此同时,也从这上面看到了自己家父皇,在这件事情上的坚定决心。 顿时便已明白,这件事情自己家父皇,是要非做不可了。 而接下来的国子学,也必然不平静。 将会成为各方争论的核心,化身为主战场。 心里面为之紧张的同时,也升起了不少的激动和振奋。 不愧是自己家父皇,做事就是和一般人不同,有大气魄! 在国子学这种,全国最高的学府里,做出这种事情来。 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。 可自己家父皇却不同。 自己家父皇不仅敢想,而且还准备将之给实施了! 而他,经过自己父皇的这一番分析后,也觉得父皇这个做法是特别正确的。 大明乃是农业大国,那么多人靠着农业吃饭。 乃至于整个国家,都是在农业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。 却不重视农业。不在农业上面加大研究,又算怎么回事? 读书确实很重要,学圣人的经典也同样重要。 可是读书的一个根本前提,是要把肚子给吃饱。 不能饿着肚子去读书,也不能饿着肚子去空谈仁义道德。 管子说仓禀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,这话再正确不过。 可是,这个简单而又朴实的道理,肯定会有很多人反对。 必然会有高举儒家大旗,打着传扬儒学,维护儒家正统旗号的人,会在这个事情上大加反对。 禁止其于学派上桌吃饭。 毕竟当初,百家争鸣存在了多少年,一直到了董仲舒的时候,才搞出大一统的思想,迎合皇权,弄出了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 让儒家有了一个大发展。 从此之后,其余各家销声匿迹。 要么是消亡,要么就是被儒家所吸收同化。 儒家从此一家独大。 而一家独大的好处,是显而易见的。 有着众多的徒子徒孙,依靠着读经典,学习儒家学问,占尽便宜。 上车之后,把门关死,不让其他人上来,是很多人的本能。 很多高举儒家大旗,满嘴仁义道德,看起来悲天悯人,以天下为己任的人,做起这些事情的时候,同样是不亦乐乎。 之前,父皇硬生生的让算术上桌吃饭,就已经让很多人不满。 这个时候,要是再把农学也给弄上去,反应必然更加强烈。 但……即便如此又能如何? 自己家父皇在这上面,有这般大的决心。 依照自己家父皇的手段,这些人是反抗不了的。 哪怕斗争再激烈,最终获胜的,也必然是自己家父皇。 事情将会按照自己家父皇的设想而进行。 “父皇,这物理又是什么?” 朱棡的声音里带着好奇。 如果说农书,还有畜牧业这些,他一看就懂能够明白里面讲的是些什么。 可这物理一书,可就真的让他感动到疑惑了。 朱元璋道:“物理,简而言之就是物体的原理。 万事万物都有理,事儿有理,物体同样有理。 这个理,并不是我们普通所认知的道理。 而是说,物体本身存在的一些规律。 还有其特性等等。” 朱元璋向朱棡解释。 朱棡听了个似懂非懂:“莫非……这就是朱子所说的格物致知,得出来的理?” 朱元璋摇了摇头了:“和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又不一样。 朱熹所谓的格物致知,所得到的并不是客观的规律。 不是物体本身的理,而是通过格万事万物,而得到一些如思想道德方面的认知。 属于一种哲学范畴。 是对圣人经典这些,进行了一个归纳总结与延伸。 整体上而言是思想层面的。 并不涉及客观规律。 咱所说的这个物理,讲述的是实实在在,物体本身就存在的东西。 是物体的本身,以及物体本身所存在的客观道理。 和思想上面截然不同。 思想是会根据时代的变化,以及不同的人而出现变化。 但物体的原理却不同。 别管你有没有认识到它,别管是什么人来看它,它都存在,且不会发生改变。 它是客观存在的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” 朱元璋说完,见到晋王朱棡有些似懂非懂。 想了想,就把装茶叶的盖子给取了下来。 这是一个圆形木制盖子,外面包裹了一层布。 “你看这个。” 朱元璋一边说,一边手上稍微用力,向前轻轻一抛。 这小圆形的盖子,便在地上滚动了起来。 滚出了两丈多远,方才缓缓的停下,平躺在了地上。 “你来与咱说说,为什么这个盖子会向前滚动?” 他望着朱棡询问。 朱棡闻言,显得有些愣神。 不是……父皇这是什么操作? 这又是什么问题? 这问题怎么有些想让人想不明白? 不是说太难了,而是太容易了。 “父皇,这……不是父皇向前推了,它才会滚动吗?” 这本来是一个,特别显而易见的问题。 可正是因为过于简单,过于显而易见了。 以至于把一向聪明的朱棡,都给整得有些不太自信。 朱元璋点点头道:“你说的对。 正是因为咱向前推了,它才会向前滚动。 可为什么咱只要向前一推,它就向前滚动了?” 这不是很简单吗? 朱棡只觉自己家父皇的这个问题,太过于简单了,简单到根本不必去思考的程度。 当下便要张口进行解释。 可是,开了口后,却忽然间愣住了。 好一会儿都没有说出话来。 用力向前丢,东西会滚动。 用力投掷,东西也同样会飞出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