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这种事情上,朱棣也很坦诚。 没有、也不屑于进行隐瞒。 也不怕这廖星等人,继续想要裹挟百姓,谋求他们的活路。 若是连这点事都处置不了,那他这趟可就真白来了。 不如在家里多陪陪妙云。 “那不知殿下,又该怎么给这些百姓的活路?” 这话一出口,很多百姓都纷纷竖起了耳朵。 这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儿。 他们这一次为什么会被人鼓动起来,会闹出这种事情来? 就是因为没了进项,又看不到希望。 而这一次官府这边,若只是饶恕他们的罪过,没有办法解决他们的生路问题。 那很多事,还是等于没解决。 朱棣道:“会让作坊开工。 让他们继续做工,赚取钱财。 前面一个月,工钱可以日结。 一个月后,再如同之前的那般,进行月结。” 很多百姓,顿时变得把欢欣鼓舞起来。 只要能开工,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件再好不过的大好事。 更何况,燕王殿下所说的前一个月,工钱可以日结。 这可当真是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。 现在,很多人手里都没什么钱财。 工钱日结的话,干一天就能拿一天钱。 有钱了,那眼下的诸多困难,都将会迎刃而解。 燕王殿下可当真是一个好人。 “这众多海商,开作坊的人,又岂能这般听话,说让他开工就开工? 说让他日结就日结? 之前,官府早就已经下了命令,市舶司副提举更是来回奔走。 可这些人就是拖着不开工。 最终造成了今日之事。 现在,又岂能说让他们开工,他们就会开工?” 廖星的声音继续响起,打消了不少百姓们的欢呼雀跃。 朱棣看了看这个,在人群之中站着的廖星。 暗自点点头,别的不说,这人倒是个心思缜密的,各方面都能考虑到。 能问到点子上。 当下边便开了口道:“这众多海商鼓动百姓谋反,十恶不赦。 很多都已经服诛。 剩下的,正在被将士们清算,满门抄斩。 造反之人一应财产,尽数充公。 而朝廷这边,在接下来将会迅速组织,把这些抄没的罪犯资产,加以利用起来。 组成一个个,涉及不同行业的国家经营企业,进行经营。 百姓进国企工作,工钱和之前也没什么不同。” 听到朱棣的话,边上站着的郑士元,都不由的为之愣了愣。 显然是没有想到,朱棣会说出这种话来。 把这些犯罪之人的家产全部充公,由朝廷组建经营。 这是他在此之前,所从未想到过的。 大手笔! 当真是大手笔! 他有被皇帝的手段和气魄给惊到。 从一开始的时候,他就知道这些海商的和皇帝对着干,肯定落不了一个好。 在成为市舶司副提举,并来到苏杭这边做事后。 见到了这些海商的态度,他的这个想法,就变得越发的确定起来。 但是,在他的想象之中,皇帝这边想要解决事情,最好的办法也不过是狠狠的杀上一批不听话的海商。 然后再扶持出一批听话的海商来。 哪能想到,皇帝的办法却完全不同。 把海商杀了后,直接就不要海商了,把海商的资产这些,都收归国有。 由国家来进行经营! 这简直是神来之笔! 这些海商们,以为他们很重要。 以为他们汇集到一起,可以和皇帝好好的较较劲。 以为能够借着民变,来让皇帝服软,废除市舶司。 却根本没有想到,他们想要民变,皇帝也同样想要民变。 皇帝不仅没有向他们服软,反而还会把他们都给杀了! 抛弃所有海商,自己来干这些事儿。 这些海商,对于皇帝而言都不重要。 把这些人给干掉,把他们的资产充公,重组,由国家来进行经营,才最是重要! 高! 实在太高了 有了这么一手,江南这边海贸的供货大头,就直接变成了国家。 那十税六这个税,再收起来,可就没什么阻力了。 市舶司由官府主导,而主要供货方,也同样由官府来做,由官府统一调配。 那只要经营得当,便能解决许许多多的问题。 海商们再想唧唧歪歪,根本就没了任何的机会。 再想想要裹着百姓,威胁朝廷,也同样是没了任何的机会。 从根源上,直接把这个问题就给解决了! 谁说当今陛下不懂得财政,不懂得经商? 简直是太懂了! 整个大明,都没有几个人比陛下更懂经商。 有了陛下的神来之笔,那在接下来,江南这边的困局也就被一举给打破了。 只要经营得当,开设市舶司的诸多困难,也都会迎刃而解! 陛下是真高,比泰山还要高! 郑士元一时之间,升起了诸多的高山仰止之情。 陛下不愧是陛下,行事往往这般的出人意料。 不按常理来解决问题,却偏偏效果好的出奇,让人拍案叫绝! 不过,如此做,也同样会有不少的事情需要考虑。 其中,最为重要的便是防止贪污腐败。 防止那些负责经营这些资产的人,趁机中饱私囊。 这是一大难题。 不过,这样的想法在心中出现之后,很快便又被他给压了下去。 这世上任何的事,任何的办法,都没有十全十美之说。 怎么做,都有利弊。 能所做的,无非就是权衡利弊。 看看哪种办法利大弊小,也就可以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