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标望着自己父皇,眼中放光。 这样的一番催人奋进,对青少年人有着殷殷期盼,又非常有文采的话。 他在此之前没有听说过。 这就是自己家父皇,不知何时所写,就向之前那雄关漫道真如铁一样。 自己父皇,果然大才! 总能在不经意之间,绽放惊雷! “陛下,请留墨宝,激励我国子学子!” 宋讷一张老脸都激动的有些红了。 望着朱元璋出声请求。 朱元璋闻言,点头应下。 拿起笔开始书写。 一连串漂亮的字跃然纸上,将这少年中国说当中的节选,写了出来。 宋讷亲自动手,并号召其余人一起动手,在最短的时间,将这段话誊写多份,交给下面中学子们看。 至于黄观,则在宋讷请皇帝留墨宝之时,就默不作声的提笔将这些都给默写了下来。 黄观的记性不是一般的好,过目不忘,只是一个基本的技能。 这个时候,这样的一番催人奋进的话,朱元璋不过是说了这么一遍,他就牢牢记在心中。 并将之给写下来。 “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,河出伏流,一泻汪洋。 潜龙腾渊,鳞爪飞扬。乳虎啸谷,百兽震惶! ……” 过了大约一刻多钟的时间后,在宋讷这个原国子学祭酒的带领之下,在场的众多学生,齐齐出声诵读起来,慷慨激昂。 连读三遍,越读声音越大,越读气势越是恢宏,越读越觉得,胸中诸多蝇营狗苟,在此时都被一扫而空。 越读越觉得肩负重任。 越读越觉得要学好本事,报效国家! 声音隆隆,直冲天际! 惊的国子学外面树上的鸟,都扑棱棱展翅飞走。 国子学外面,挂着的金文徴魏朝等这些人,也在这宛若惊雷一般,直冲霄汉的齐声诵读中,左右晃荡起来。 似是被气势所慑。 朱元璋坐在高台之上,看着这众多学子那慷慨激昂的面庞。 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。 人心可用,大有可为! 大明在自己的带领之下,必然能够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路! 必然能再造辉煌! 从这里开始,让大明远超汉唐! 对于自己做国子学祭酒的这一决定,也愈发的认可,愈发的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。 不然如何能见到今日之景象? 又如何能让这么一批青年学子,奋发向上? 他现在已经是迫不及待的去想,今后这样一批学子学业有成后,从国子学这里离去,投入到各级官场当中的情景。 他们里面的有些人,必然会被腐朽的守旧势力所同化。 可是,却有更多的人,愿意在自己的带领下奋发向前! 当越来越多的国子学学子,投入到官场之中,肯定能一扫元朝那里传下来的各种乱象。 一扫蝇营狗苟,让大明的官场配得上大明这个新生的国家,朝气蓬勃! 不仅是官场,今后各地的吏员,也同样要受到国子学的影响。 他这边让国子学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去做吏员,只是一个开始。 今后,随着大明立国的时间越来越长,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。 有才华有学识之人将会更多。 在这种情况下,今后官位肯定是不够用的。 那么正好可以把吏员也考虑其中。 让众多的学子们想要当官,便先去考吏。 然后再从吏员一步步的进行升迁, 今日之事,只是先开个口子,今后等到受教育的人变多之后,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进行公务员考试了! 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! 不从基层干起,便处于高位之上。 对于很多的情况都不会太了解,不利于今后的治国理政。 只有一步步从底层杀起来的人,那才是真正的人杰。 在治国理政等各个方面,都会变得不同。 “诸君,一起努力吧! 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,事情是干出来的,不是说出来的! 诸君与咱共同努力,共创辉煌! 让我大明翱翔于九天之上,让我大明远迈汉唐,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盛世! 当盛世来临之时,有咱,亦有诸君! 如此,方不负人间走这一遭!” 朱元璋提高声音,结束了这次的谈话。 而他这话说出后,又一次令很多人心情激荡,嗷嗷直叫。 这也宣告的朱元璋这一次国子学之行,圆满结束。 又在国子学这里停留了一个多时辰,仔细的看了国子学的各个地方,并将一些该要交代的事给交代完毕,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,在众国子学师生的相送下,离开了国子学。 看着那吊着的金文徴,魏朝等人的皮,朱元璋突然间有些遗憾。 觉得亏大了。 没有做到物尽其用! 今后再有人被判剥皮揎草了,不能再让行刑的人来动手了。 而是应该让太医院里面的人动手,对他们进行解剖。 让医生们,仔细的来看肌理,看心肝脾肺肾等等。 通过这样的办法,也能够促进医学的一大发展。 也算是废物利用了。 今后,就这么做了! …… “陛下,吏员不能成为官员,请陛下三思。” 第二日早朝,丞相胡惟庸望着皇帝,一脸的诚恳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