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时县令赶忙回头,对着一个小黑胖子耳语一番,此人便越众而出,抱拳道:“钦差和各位请这边走,由小人带你门前去。” 杨霖这才下马,将手里的马鞭丢给此人,任由他牵着马带路。 一路上询问着山东地面上的风土人情,再和后世比较,果然是大有不同。旁人听得甚是无聊,杨霖倒津津有味,黑胖子看年轻的状元钦差如此感兴趣,便抖擞精神,卖力的讲了起来。 到了酒楼之内,自然是安排不下这么多人的,杨霖便吩咐他们在县城内驻扎。 黑胖吏人面带羞惭,道:“小县地寡人穷,倒是让钦差笑话了。” 这些人经过了一个月的特训,站着都能睡觉,更遑论扎营了。杨霖笑道:“这倒是无妨,只要让你们的厨子,把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亮出来,才是正道。” “早就备好酒宴,就只盼望钦差赏脸。” 洗漱一番之后,杨霖舒舒服服地走出酒楼,感觉脱胎换骨一般,说不出的清爽。 酒宴布置整齐,时县令请来了县里的乡绅作陪,平日里也都是州县的望族,见了状元也不至于怯场。 小县的酒宴,说不上豪奢,但也颇有特色。 杨霖夹了一口烧鱼,肉味鲜美,汤汁浓郁。 时县令举起一杯酒,道:“这第一杯酒,下官代盍县百姓,感谢钦差前来。” 众人一起称是,杨霖陪饮后,轻轻一叹,神态疏懒。 这些冠冕堂皇的话,在东京属他最会说,也是他说的最多。不知怎地,出了汴梁他便毫无兴趣,一听都觉得味同嚼蜡。 时县令一看,钦差把玩酒盏,若有所思,抿唇不语。 一肚子的官话全被他咽了回去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钦差似乎闷闷不乐?” 杨霖站起身来,道:“为官一任,尚知造福一方,本官巡狩天下,此乃分内之事,何谈一个谢字。” “当今大宋官场文恬武嬉,尸位素餐,衮衮诸公鲜衣怒马,峨冠博带,却只知良田美宅,子女玉帛,置国家安危于脑后,这大宋的天下看似鲜花似锦,烈火烹油,实则厝火积薪,处处惊心,我杨霖又何乐之有!” 时县令嗫喏几声,未有下文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