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9章-《女配有个团购群[七零]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业务得到扩展,  岳翠云和张婶儿比周嘉妮本人还高兴,挣钱的项目又多了一个。

    吕敏娟则是比较佩服周嘉妮,老五太能折腾了,关键人?家确实点子多,  跟国营单位合作这种事也不知道怎么琢磨的,  而且还谈成了。

    她不知道周嘉妮还经常跟翟红‘秘密接头’买鸭蛋呢。

    表面做头花、书包,  掌心里还握着小小乾坤。

    从前进大队和滨县编织厂定的货一到,  收进仓库之后?就?把这段时间攒的鸭蛋、搪瓷制品、手编扫帚这些一起发到群里开团。

    几天后?从服装厂那边领到了做包用?的布料、五金、拉链,同时还有厂里打好的版。

    也?没大改,  就?是尺寸上做了一点细微的调整。

    正式从厂里接活了,  那就?得按人?家的标准要?求来了。

    但是等厂里的产品正式走进了各个商场、供销社时,周嘉妮看到了最终的成品。

    厂里那边加了印花,  最上端中间是字体飘逸的‘首都’两?个字,中间印上了tian安men广场的图样,下端是‘首都服装厂’的字样。

    嗯,也?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。

    周嘉妮觉得可以搞一批货,但要?布票,  要?布票就?算了。

    倒是这个包卖得不错。

    大批量进货她?没那么多票,  但少量买还是可以的,  周嘉妮拢了拢手里的布票买了十几个,给?双胞胎、姑家的表弟,以及赵梅寄了回去?。

    给?赵梅寄了俩,一个给?张惠惠,  另一个让她?给?赵海家的儿子。

    其余的邮到村里,  让张宝生看着分?。

    暑假剩下的时间,  周嘉妮除了学?习就?是在家里帮着做手工和满四九城的转,偶尔去?邱家和富教授家看看老太太。

    富教授还在滨县,  周嘉妮往县里打过几次电话,知道老爷子每天精精神神的就?放心了。

    期间张力海回来过几次,虽然交着房租,但他也?顾忌着影响,不会在家里留宿,都是带着岳翠云出去?住招待所。

    开学?后?整个经济系都忙碌起来,他们的系刊开始联合多个大学?共同合作,倡议创办全国范围内的大学?生经济学?报,并计划组织成立经济学?团体联合会,并在最新?的系刊上刊登了征稿启事。

    投稿雪片一样飞来,应接不暇,周嘉妮跟经济系的同学?一起,每天除了上课就?是忙着筛选稿子、编辑。

    忙得昏天黑地,连前进大队分?产到户的事只?匆匆看过信,都没打电话回去?道贺。

    发圈和书包的加工多亏了有白昊阳顶着,于晚霞也?抽空回去?帮忙,每个月抛去?所有成本开支,抛去?给?张婶儿、岳翠云、于晚霞和姜新?凤的工资,她?跟白昊阳能分?个百十块钱左右。

    多不多?她?每个月抢红包都能入账三十多,手里握着几十万,相比之下月入百十块确实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,但意义不一样。

    放在这个年代月入过百已经算高收入了。

    白昊阳就?每天美的冒泡,要?不是周嘉妮时时点他一下,白同志都准备赚钱为主,学?习为辅了。

    这一忙就?忙进了八十年代,进入了80年一月份,由经济系主导的《经济学?报》终于编辑完成,出版发行,为他们经济系系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经济系的同学?们也?能缓口气了,开始冲击考试。

    考完试,放了寒假,白昊阳迫不及待的想去?齐阳看对?象,周嘉妮正好把奶奶托付给?他,让姜新?凤跟着白昊阳先回了齐阳,她?晚几天再走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