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而如今大汉的国本是谁?是陛下。” “大汉的太子是谁?” “陛下尚且未曾有子嗣,所以下一代的国本根本无从谈起。” “诸王乃是逆贼,怎么配成为国本呢?” 曹参的脸上带着嘲讽:“就算绛侯想要说,古时候先贤有兄终弟及这一说,可如今天子尚且年幼,怎么可能没有子嗣?就算天下真的未曾有子嗣,高皇帝的血脉尚有代王在世!” “代王不仅为高皇帝血脉,更是难得一见的仁德之人。” “难道还比不上这个逆贼么?”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冷色:“还是说绛侯觉着,在那几个逆贼当中有人可以称之为国本?” “亦或者说您是对当今天子有什么不满?” 周勃站在那里,神色更加阴沉。 而这个时候,刘盈眼见局势不妙,当即笑着说道:“曹卿何出此言呢?” “绛侯不过是这么一说罢了,不必将此事说的这么大。” “绛侯定然没有这样的意思。” 这话里面有说曹参大题小做的意思,带着了些埋怨。 从刘盈的称呼中就能够看出来远近了,毕竟他称呼曹参为“曹卿”,而称呼周勃为“绛侯”。 曹参转过身子,看着刘盈轻声道:“臣不过是用绛侯的言论对绛侯罢了,也并没有说绛侯有谋逆之心的意思。” 他的神色更加淡然,像是不在乎这些一样。 “臣为御史,本就有纠正、弹劾百官言论之责,此乃臣分内之事。” 曹参的话也同样很简单,这是我职权之内的事情,陛下就不要干涉了。 他转移话题开口道:“陛下,此事不说,继续说之前的事情吧。” “诸王谋逆,罪责当诛。” “如今太尉陈得率兵在外,只要陛下有旨,三个月之内,可以将罪逆之国破灭,继而将这几国划归我中央之领域。” “请陛下早做决断。” 曹参的身后,不少臣子再次跟风附和道:“请陛下早作决断!” 收回这些封国对于大汉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,这是加强集权最好的路,如今也是最好的时机。 若是换做日后的文帝、景帝、甚至是武帝,只怕诸王谋逆的那一刻,他们就想好了如何给诸王降下罪名,然后收回这些封国以及权利了。 只是很可惜,如今坐在皇位上的并不是文帝、景帝、武帝,而是刘盈。 刘盈的神色阴沉,他微微的瞥了一眼站在前方的一个人。 那人站了出来。 他站出来的时候,朝堂上一部分变了脸色。 孔家,孔少青。 孔少青神色不变,他看着曹参轻声道:“我想曹御史忽略了一件事情。” 他的脸颊上带着笑容,看起来十分的自信:“诸王谋逆的原因是什么呢?” “若诸王谋逆只是单纯的谋逆,我们自然可以将此事按照律法去处理。” “可是如今诸王谋逆的原因却是为了清君侧。” 孔少青看了一眼那坐在朝堂上的、刘盈后方的人,声音中带着严肃与认真。 他轻声道:“当年高皇帝曾有遗诏,后宫不得干政。” “若后宫有干政者,镇国王及陈相可寻大将军韩信,请大将军诛杀此贼。” 孔少青垂下眼眸,低声说道:“这个消息传出去的时候,镇国王及陈相没有什么反应,哪怕后来有了动作,也是之后的事情了。” 他找到了这个时间差,以此为反攻的理由。 “诸王并不知道镇国王已经将此事解决,他们只是在悲痛之下,为了维护刘氏王朝的尊严,所以启禀清君侧罢了。” “此乃当初高皇帝的誓言盟约。” “非刘氏与陈氏称王者,天下共诛之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