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章 屠杀-《皇子身死,替身继位很合理吧?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花符的大军压向濮州,骑兵步兵倾巢而出。
    但是濮州临近龙江,气候潮湿,遍地野泽,边关擅长走砂石地面的军马难以正常前行。
    整个濮州的城池,虽然修建的十分分散,却因为大都是临着龙江修建,易守难攻。
    花符手下没有像样的水军,无法走水路进攻城池,所以龙江直接解放了城池一到两个方向的防守力量。
    再加上所有城池都引龙江水,修建了一到两条护城河,依靠放下的城门板通行,更是给擅长骑兵作战的花符制造了巨大的难题。
    但是花符的西境大军没有选择。
    他来攻打濮州,就是为了缓解自己的财政压力。要打,就必须打最有钱的那个城。
    整个濮州,人口最多、钱粮最足的,就是濮州城。除了濮州城,其他城都不能解决他的根本问题。
    而姜驰光也知道这一点,在濮州城布下了三十万大军,等待花符的到来。
    花符想要攻打濮州城,就必须先打通运输粮草的路线,免得自己五十万兵马被人断了粮道。
    花符兵分三路,齐头并进,要打下一条绝对安全的后勤路线。
    但是潮湿的气候,让花符手下的将士十分不适。打了两个月,才推下了四座小城,刚刚越过濮州边境线八百里。
    姜驰光虽然是软柿子,但那也是和陈秦以及唐王比较而已。单论实力,并不是无能之辈。
    照这个速度下去,花符把自己的粮草打光,都推不到濮州城。但是花符并不后悔。因为他知道,打云州城和霍州城,他连推进八百里都不可能。
    几座小城提供的粮草,并不足以缓解他的难题。
    于是,花符考虑再三后,下了一个命令。
    若是城池不投降,被他的西境大军打下来后,直接屠城。
    用城中官绅百姓的钱粮,来充盈军资。
    在战场之上,屠城之事并不算罕见。但是自从大雍天下乱了之后,还没有一方势力屠城。
    不是不想,而是不敢。
    现在的百姓的士卒,大都仍然对于大雍王朝有归属感。花符和姜驰光等人虽然实际上不奉王诏,但是表面上也没有叛变,仍然自称是大雍的臣。他们仍然认可自己征西将军、江北总督的官职。
    既然没有叛变,另立旗帜,那本质上就属于内战。内战屠城,很打击士气与民心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