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二把魏征比作为一面镜子。 怎么李二还不承认了? 等等。 就在这时。 乌拉尔把信息打到了庄舟的视网膜上: “主人,这是在魏征死后,才有的事。” “……” 我去! 庄舟这才意识到,他让这一段话提前问世了。 而且还是出自他口。 相当于他提前把李二说的千古名句,给说了出来。 这不妥妥的,走别人的路,让别人走投无路? 庄舟有点尴尬。 只得强行解释道: “那看来是我记错了,我怎么记得是陛下说的呢!” 李二哈哈一笑: “好你个庄舟,竟也学会溜须拍马了!” 好吧! 李二竟然以为庄舟是在给他脸上贴金。 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。 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 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 说得真好啊!” 李二眼神里满是赞许: “真不愧是一代大家风范,承乾能拜你为师,他有福啊!” 李承乾闻言,也是默然颔首。 是啊! 随口便能说出这样饱含哲理的话来,不是一代大家,又是什么。 庄舟越听越不好意思。 这分明是李二在多年后说出来的话。 这下反倒成了庄舟说出来的至理名言了! 李二沉思片刻,忽然郑重地问道: “庄舟,你既然能说出这些深刻的话来,想必对治国安邦之道也有独到之见。 朕想听听你的看法,你觉得朝廷应该如何改革,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,国家长治久安?” 庄舟心中一动,知道这是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。 深吸一口气,沉声道: “陛下,治国安邦,非一日之功。 然而,我以为,最重要的便是推行公平之法,保障老百姓的权益。” 李二赞同的点了点头: “说下去!” 庄舟道:“眼下,朝廷要想在全国推行高产农业种植,就应当着农业改革制,使之更加公平合理。” 见李二和李承乾都在认真听,庄舟又说道: “比如说,这土地现在都不在农民手中,即便他们能种出高产农作物,可最后,老百姓得不到粮食,照样饿肚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