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九章 美国消息-《重历战争年代》
第(2/3)页
随后和冯司令、李达则通报情况,说明应对原则,做好应变准备。事情暂时冷场了,大家冷静几天也好。
直到6月3日美国资料随运输机送到基地,舟桥问题还是悬在那里。
文件袋有三个,按照厚度估计要超过800页了。这次自己没有仔细研究的欲望了,只想看结论。让达利娅先拍照其他文件,吩咐拍照两份,自己打开第一卷。
结论一是,美日战争冲突不可避免。
结论二是,时间估计65%可能在1942年上半年,35%可能在1942年下半年。
结论三是,爆发点估计60%认为是在菲律宾,40%认为是新嘉坡。
资料内容是五花八门了,研究日本已经追溯到了他们祖宗的祖宗了,像是很透彻分析了日本文化基因了。
自己觉得有直接价值的还是美国政府最近对日政策的变化资料。比如。
“1940年7月26日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“道义禁运”、“出口许可证”、“经济禁运”等,对日本实行石油采取了出口许可证制度。1940年9月23日日军进驻中南半岛,引起了美国国内的愤怒。对日本实行废钢铁出口许可证制度。
1941年2月15日美国成立租借法案,中国将获得租借物资。4月25日美、英与中国签订平衡基金协定。1941年4月17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第一批价值4500万美元的援华军用器材。”等等。
资料中的一份英美“先欧后亚”的战略总方针的说明,算是秘密情报了。资料简述了,1941年1-3月,美国和英国在华盛顿举行参谋长级会谈,认为“德国是轴心国的主要成员,大西洋和欧洲战区是决定性的战区;如日本参战,远东的军事战略将是防御性的”。
看了半天,就不想看了。有人说,“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,眼光可以;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,思想可以”。自己的眼光和思想水平看了的确没有什么大用。即便自己是知道结局的人,看这些东西还是困难的。结论是美国的主流认识,他们的确是对日本人不算了解,也可以说是不屑了解。一个东方的工业小国的科技和设备都是他们给的,他们以为没有什么秘密了。
却不知道日本现在已经有了高速战斗机了,冯司令最近根本不敢,让自己的战斗机低空挑衅人家了,一旦被缠住了,两架换你一架,人家真不在乎。何况以日本飞行员的训练水平,可能战果会更大。自己也绝对不相信鬼子没有仿造新式发动机,不相信美国贪财的资本家会替自己保密什么。只是不知道其水平如何,至少应该不比苏联差太多,材料的问题最主要是影响发动机寿命和性价比,差上一些照样能用的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