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八章 尽力就好-《重历战争年代》
第(2/3)页
声明发出之后,除了新华社说准备派记者跟踪监督,几乎没有报社和团体响应,国民党政府也没有任何说法。
11月末的时候,听说新华社的记者跟随回程飞机快到印度了,自己觉得心中暖烘烘的。还是自己先生,在自己遇到难处的时候肯伸出援助之手!有了第三方跟踪监督,再有这样的谣言就无法立足了。安排李达贞准备晚宴,自己带着达利娅去机场迎接是必须的!佳慧也要跟着,就是一家四口迎接了。
从飞机上下来的人,风姿绰约的,自己熟悉的——郑文娴。自己千方百计好不容易撵走的。现在又回来了,让自己有些懵然。自己还没想好怎么搭话,人家旁若无人走过自己面前,跑去和达利娅寒暄亲热,回走的时候还顺手把铁柱怀里的佳慧抱过去。不得不说,美貌的女人自带气场,连小女孩都不免俗。
拥有些美貌的女人和拥有一些才学的男人一样,都知道拥有的东西不足持,还是忍不住傲气四溢。
晚宴的时候,自己拐弯抹角问有没有人给自己带话。从机场聊天至今没停的两个女人好不容易住嘴了。郑文娴眨巴着眼睛说:“你家先生说,‘不许撵人!不许欺负人!不许扣帽子!’”自己闻言愣了一下,觉得这个家伙已经发展到敢“假传圣旨”了。仔细琢磨一下,这些话自己先生是说得出来的,说穿了是担心自己不懂!向郑文娴点头表示明白了。
自己也不由得腹诽,这个女人在延安又不知道惹了什么祸,被打发到这里。也不由得羡慕人家有个好父亲,功劳之大,阴萌至今。好在这次不用接触什么秘密,好办多了。到时候打发到爷爷那里当个助理去,安稳、生活无忧,蛮好!
达利娅一口气任命了两个临时副院长,一个叫郑文娴,一个叫殷美娜。孤儿院瞬间就喧嚣起来,一副鸡飞狗跳的样子,三个人的管理水平堪忧啊!好在有威堂哥背后忙着灭火、平事,才没引起劳工们群起攻之。
赵含弘电报说有了院长推荐人选,希望自己考察一下。赵含弘是有功之人,自己自然不会慢待,派专机去接人。安排宴会,安排达利娅准备迎接,而且组织了200个孤儿一起迎接他们的院长,也是个活动机会。
“盛大”的欢迎场面,让赵含弘感动不已,热泪盈眶的。转眼看见郑文娴几个,立马小脸肃然,一副“公事公办”的干练女性的样子,变脸之快让人叹为观止!
钱由之,一个近五十岁的文人,一身灰色长袍,干瘦且儒雅的样子,是商报的副主编,就是被推荐的人,给自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。赵含弘当记者的时候,是她的直接领导。论起来还是自己的亲戚,是堂伯的姨家表弟,算起来自己还得叫人家“舅表叔”的,当然和自己是十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亲戚。
来之前人家显然是做过功课的,对孤儿院的情况基本熟悉,人家说的也清楚,一些数字都是有统计数字的,背下来就可以。人品总体可以放心,但管理能力自己还是存疑的,管理30人和管理3万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,这可是全世界最大的孤儿院!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