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陈南点头。 十月份重生回来,不知不觉,已经十一个月。 “才刚上大二。” “我看报纸说,你除了《上错花轿嫁对郎》,已经拍了不少戏。” “上戏大一就能在外接戏?” 万母对学业、拍戏这方面还挺上心,毕竟这也跟她女儿息息相关,难得碰到陈南这样已经走红的上戏在校生,多问问肯定不会有错。 陈南明白万母的心思:“一般是不允许的,大一主要还是以打基础为主。但如果有主角或者大制作的配角的机会找上门,学校一般也不会卡的太死。” 他说的其实有点委婉。 其实,大一新生想要演戏可不容易。 主演。 大制作配角。 这不是路边摊,想吃就吃,想有就有。 在影视圈,演技、形象是基础,情商、人脉跟机缘同样重要。 这一行。 演技的重要性其实相对较低。 反而是情商、人脉更重要。 当然。 机缘也不可少。 例如陈南。 要不是开局就已经被唐人签约,以他十七八岁大一新生的资历,即使有剧本,都难递出去,根本得不到重视,更别说起步就是一部大制作的男三号。 甚至。 就连递过去的剧本,他也不敢随便乱选,《鱼美人》、《宝莲灯》,都是挑的大唐影视原时空这段时间本就会拍摄的剧本。 顺势而为。 主打一个稳妥。 要是直接一上来就给蔡亦侬、李国利递《上错花轿嫁对郎》、《穿越时空的爱恋》这样的本子,哪怕剧本还行,被采用的可能性也极低。 《鱼美人》。 《宝莲灯》。 这是陈南刻意挑选的敲门砖。 就结果而言,陈南思路很正确。 而在这里面,除了思路、路线的正确—— 撰写剧本的【能力】是基础。 没有剧本。 一切休谈。 但在之前,若非签约大唐影视,他一个大一新生去递剧本,哪怕是《鱼美人》、《宝莲灯》,也未必顺利。 而签约大唐影视,这就算是【机缘】。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