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转眼的时间,一个月就过去了。 八月十五的福利,让许强这个总务科科长在厂里收获了不少好感。 甚至,京报和早报,也各自写了一篇报道,高度赞扬他这种“互惠互利,互通有无”的举动。 在这件事情中,运输队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,为此那两位写报道的记者还特意去了一趟运输队。 对于运输队的总体情况做了一个深入报道,重点阐述了运输队的重要作用,并且呼吁其他企业也都能像红星轧钢厂学习。 许强这个运输队的筹建人自然再次被人提及,他自己倒是无所谓,不过这可让胡同巷子里不少老爷们多了一项谈资。 原本那些不想走动的老爷们,特意买了一份报纸去走亲窜友,又“不经意”的提到报纸的事情,再不经意的指着报纸上的一个名字: 红星轧钢厂总务科许强许科长。 这爷们跟我住一条巷子,我们关系特别好,昨儿还跟他一块儿喝酒来着。 这样的谈话,刚开始的时候一般只有两三个人,但是用不了十分钟,附近的人就会自动围上来。 毕竟,相比那些整天把老娘们,小媳妇的挂在嘴边的男人,谈论报纸、国家大事这样的话题,显然更上档次。 不管说的人,还是听的人,都自觉思想层次比周围那些总拿老娘们说事儿的爷们高了好几层楼。 更别说,报纸上还有个认识的人,只要一说出来,瞬间就能吸引无数人的注意力。 这年头,一般小老百姓能上报纸吗?上了报纸的能是一般人吗? 像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,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跟人家有什么交集。 如今,这么一个上了报纸的大领导,忽然一下子变得触手可及,这岂是一句“与有荣焉”就能概括得了的? 许强自己倒是对这个事情没有太多的感觉,上不上报纸的他不在乎。 他现在最大的烦恼,还是来源于唐科长、宋组长和周科长这三人。 也不知道这三人一天到晚在想什么,每次审讯和讨论案情非要拉着他一起。 该说不说,刚开始的时候他确实有点好奇,但是次数多了也就没感觉了。 他是真没兴趣当什么破案神探,每天喝茶看报纸,他不香吗? 但是,他发现自己压根拒绝不了,唐科长先是招呼一个保安来叫他,被拒绝之后,就亲自过来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