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郑博士报出了一连串复杂的化学公式与参数。 这是他在内心挣扎后,基于旧有理论框架所能做出的最保守的“优化”尝试,试图给这头狂奔的怪兽套上一条脆弱的缰绳。 郑博士转过身,不再看隔离舱内的“作品”。 他走向自己的新办公室,那里曾经属于尹博士。 脚步沉重,每一步都像踩在无数冤魂的叹息上。 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,目光落在桌面一角。 那里,放着一个简单的电子相框,里面循环播放着他女儿在海外“疗养院”的生活片段。 他看着,眼神里温情渐渐失去,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挣扎和绝望。 他知道,从按下那个通讯键,下达第一个实质性指令开始; 他手上沾染的血污,此生再也无法洗净。 囚徒的烙印,已深入骨髓。 —————— 夜色下的营城,海风带着咸腥气息,吹拂着临海而立的摩天楼群。 其中一栋的顶层复式公寓,如同黑暗中的孤岛,寂静无声。 两道黑影,顾影与楚寂,紧贴着冰冷的玻璃与合金骨架向上攀援。 顾影的动作精准,指尖的特制吸附手套每次移动,都精准落在监控盲区或建筑结构的微小凸起上。 下方阴影里,楚寂静止不动,只有偶尔扫视四周的眼眸,反射出极淡的冷光,警戒着任何风吹草动。 来到公寓门口,特制的门锁集成了生物识别与动态密码双重验证。 顾影耳中传来李迹冷静的分析: “根据芯片边缘的磨损形态,目标习惯以特定角度和力度操作设备。” “结合其行为模式,优先尝试以下三组密码组合。” 顾影同步取出微型设备,利用从尹博士遗物中提取的生物信息样本,尝试模拟欺骗生物识别系统。 解锁过程并非绝对顺利。 当顾影第三次尝试密码组合时,门内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的“咔哒”声。 这不是门锁开启,而是某种内部警报被触发的机括响动。 数十公里外,幽灵迅速介入,截获了那道试图向外传输的警报信号,立即用预设的“设备自检误报”数据流覆盖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