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邻国平城,国际会议中心。 阳光炽烈,玻璃幕墙将光线切割反射,整片区域像一座擦拭得过于干净的冰冷展柜。 会议中心顶层,03号站在单向玻璃后。 他的目光缓慢扫过下方街道,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凹凸。 对面大楼的窗户,窗帘被尽数拉开,所有房间内部空荡无物,一览无余。 这是强制清场后的结果,便于观察房间内部,不留一丝视觉死角。 几个不易察觉的角落里,固定着微型广角镜头,持续将画面传回。 更远处,高层天台边缘,偶尔有镜片反光一闪而逝,那是己方的观察哨。 耳麦里,电流的轻微底噪中,响起17号低沉的声音: “所有预设狙击点已标记,交叉视野覆盖。” “周边三公里内未发现可疑车辆长时间滞留。” 紧接着是18号更显冷静的语调,伴随着轻微键盘敲击声: “反爆炸侦测网络运行正常。” “电磁频谱持续扫描,未发现遥控引爆装置的特定信号频段。” “无人机热成像筛查,未发现符合炸药特征的热源。” “地下传感器网络未监测到爆炸物可能产生的特定频率震动。” “空气样本分析,未检测到炸药挥发分子。” 03号的指尖在冰凉的玻璃上轻轻一点。 激光侦测仪的光束无形地封锁着那些可能藏匿枪口的窗口。 街道下方,感应网络如同沉睡的蜘蛛,任何超过阈值的震动都会将其惊醒。 空气中,看不见的电子猎犬在默默抽动鼻子。 这里的布防,是汲取了海城鲜血换来的教训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