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弄巧成拙-《我爷爷是神罗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实打仗不只是战场上拼杀,粮草、扎营都是很有讲究的。比如卡尔大公就对扎营十分讲究,就算是在行军时扎营,卡尔大公的军队也能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,将营地垒成一个正方形或者是圆形。

    至于水源、交通、地理环境,卡尔大公更是考察得比维也纳的老爷文官们更加详细。

    整齐划一的城市布局,每个小区都是大小一致的八角形网格,中间是绿地和公共区域,建筑则分布在小区两侧,每个小区都配有学校、医院、教堂等基础设施。

    然后每四个小区组成一个大区,每四个大区组成了新诺德萨维。当然这只是一期工程,如果城市可以继续发展,这个城市还能不断扩建。

    而这个城市的每个小区,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。在战争期间可以保证最低程度的供给,而不怕城市的某一地区陷落而导致城市不得不投降的窘境。

    如果这个时代有无人机的话,在城市的上方俯瞰它。一定会惊讶于这座城市的整齐划一,方方正正的网格,甚至比做巧克力的磨具还标准,绝对是可以让强迫症患者感到舒适的杰作。

    但是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太他妈烧钱了!

    卡尔大公用造堡垒,设阵地的方式建城市,这座城市的防御力和生命力固然是极强的。但是造价比维也纳规划的,高了不止四倍。

    战俘和士兵们被要求分批次参加劳动,所以他们盖的时候没感觉,盖完了才发现自己好像建了一个堡垒群。

    从对岸的山上看,不知道还以为奥地利是盖了一个超大型要塞。搞得对岸的塞尔维亚守军将领,多次写信给卡尔大公表示自己愿意投降,只求奥地利军队过河时不要赶尽杀绝。

    卡尔大公在深深鄙夷对方的同时,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。

    根据情报显示,米罗什利用红海公司的佣兵铲除异己,但是为了不支付报酬居然想借俄国人的手来除掉这些佣兵。

    卡尔大公这位老元帅,对于手下的士兵还是十分不错的。甚至在战争期间会和士兵吃一样的食物,当然那只是为了能准确了解士兵的状态而已。

    可是卡尔大公的作为,给士兵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红海公司的雇员很多就是卡尔大公收留的老兵,当然他们并不是其中的精锐。

    老兵中真正的精锐都在卡尔大公的私人卫队之中。但这并不妨碍红海公司雇员,跑到卡尔大公面前诉苦。

    数月前,潘切沃城郊外。

    老实说要不是俄国指挥官马卡洛夫上校,不想破坏俄奥关系,这些红海公司的佣兵一个都跑不了。他深信尼古拉一世宣扬的第三罗马精神,因为他有德意志血统,所以对大斯拉夫派不感兴趣。

    毕竟大斯拉夫派,动不动就要求什么血统纯净,混血儿必然不会受到待见。复兴第三罗马则不同,光复君士坦丁堡是俄罗斯帝国的光荣使命,各个民族只要认同第三罗马就能在此平等地生存。

    而复兴第三罗马的关键,就是处理好和奥地利的关系。英国和奥斯曼帝国一定会站在俄国的另一端,此时奥地利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现在塞尔维亚人提供的情报,确确实实可以消灭奥地利的一支非官方武装,但是对于俄国而言真的有多重要吗?

    在塞尔维亚境内对奥地利的非官方武装发动突袭,这不是赤裸裸滴在制造军事摩擦吗,还是要向神圣同盟的盟友宣战?

    所以马卡洛夫派人通知了,正在前进中的红海公司佣兵。但是戏还是要演,他命令士兵向天开枪。

    米罗什的人回报,说双方已经交上火了。

    “太好了,这群红海公司的黑心商人,贪得无厌的家伙都下地狱去吧!”米罗什对于自己可以不用付钱,这件事感到兴奋无比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