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姑娘醒了?”门外一丫鬟打扮的女娃,手里端着只碗跑了进来。 “这是……”于春女话还没问完,女娃就将一勺苦涩的汤喂进了她嘴里,险些没将她呛到。 “姑娘是个有福气的,昨儿个在西城门外晕倒了,我家夫人就将姑娘带了回来。我家夫人心善,给姑妈请了郎中,还差我们在小院侍候姑娘。” 听着小丫头说话,于春女几次想打断问话,都被她喂进嘴的汤药阻挡了,气急之下,夺了她手中的碗,豪气的喝了个精光。 小丫头像是被吓到了,瞪着个眼,久久不敢去接于春女递来的空碗。于春女因着在悦家铺子里做过活,又对悦瑶仰慕,这大半年间,不知不觉的,竟也成了如今爽朗刚毅的性格。 “既然是你家夫人妹了小女,小女想与你家夫人见上一面,拜谢救命之恩。” 半晌,那小丫头才回过神来,眼神躲躲闪闪,只说夫人正巧不在府中,请她耐心等候。待夫人回来,自会见她。 于是这一等,日出日落间,三日眨眼而过,于春女坐不住了,毕竟自己是来为东家开僵拓土的,身负重任,真真是耗不起了。 然,解释了半晌,挡在门口的丫鬟和婆子,就是不让她走。 此刻她算明白了,这些人之前说的都是借口,是故意将她困在这里,压根就没打算让她离开。 这不,见她要硬闯,平日里跟在身侧的小丫头,调头就跑了。 不多时就随着一位贵妇人回来了。于春女大小也是在商行混迹过的,见着妇人打扮不俗,心下也明白了,不再与那些丫鬟婆子纠缠,大大方方的对来人行了个大礼。 “姑娘这是要去哪里?”妇人上前将她掺起。 眼前妇人看似四十左右,徐娘之姿,风韵尤存。再见她手中握有串碧绿佛珠,想来应是个虔诚之人。之前心里的敌意,顿时消减不少。 “感谢夫人施救于小女,小女无以为报。然小女还有要事在身,不便在夫人府上耽搁太久。” “姑娘是来投亲?” 于春女摇头。 那妇人又问:“姑娘家中可还有家人?” 于春女点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