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因着无手可用,徐震光心头又生一计,手不能用,脚还在啊!于是又心上一计! 世代经营酒坊的徐家,对边陲三郡经营粮食的商户,非常了解。边临县也就那一户。 于是提笔亲信,差人连夜送去了张宅! 张行是边临县最大的粮铺老板,前不久他才在那采买了一大批的高粮。 正如徐震光所料,张行听闻有要大量采买粮食的买家,心下大喜,又确定是徐家介绍来的,对来人即可转变了态度。 甚至当日就在边临县聚香阁设宴,好酒好菜的招呼起来人。然而听闻其所需乃是糯米与精粮,张行一捋白须,脸上的笑凝住了。 “不瞒许老板,别说我这,估摸着您问遍了边临县,也不一定买得齐您要的量!” 见着许老板一脸不解,张行方说起悦家,悦家酿酒如今遍布北遥三郡,对糯米和精粮的需求非常大。 “张老板是商人,商人只重利!我在原价上再加上一成如何?”为表诚意,还拍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,以做诚金。 这可乐坏了张老板,但面上却不露声色。只说会考虑,又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说词,无非是标榜自己不想让悦家为难。是模是样的做出了大仁大义之姿。 旦那张五十两的银票,他还是收了的。可是他真正看种的可不止这五十两! 这许姓老板加一成,那就是多出七百两!若是将这消息往悦家一送,悦家也多一成,他定然选择卖给悦家,不仅白多了七百两,还全了仁义之词。 若悦家不肯多出这一成,那也怪不得他选择这许姓的老板。 当晚,张行就去了乔家大院,把这事告诉了乔南,面上极为难过的道:“老夫也是尽仁尽义了!还请乔老板代为转告。” 乔南是个火爆脾气,听闻之后怒不可遏,指着张行骂了不少难听的。可乔南心里也知道,自古商人多重利。张行将货物卖给出价高的一方,实属再正常不过的事。 可如今酒坊用量之大,若是张行这边断了货,酒坊就将面临停工!这节骨眼上,可不能出这样的事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