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八处铺子逐一去过,又去了十二处庄子,账本没怎么看,就把银钱给收了来。于是之前准备的小布包袱,随着悦瑶每到一处,就变得越发的鼓胀起来。 悦瑶在心里大至算了一番,卖鲜果的铺子里收来的,就近三十万两。 庄子上蔬菜生意也因为悦家声势水涨船高,几乎囊括了县城那些大小老爷宅子里的日耗,比往年好上许多。这一十二处收完了,也约摸有三万两。 这三十三万,算着,倒也能先在边陲三郡铺开了。 话说,悦瑶这边有了谋划。而边陲三郡各处县城,也都收到了节度使大人的布告。那些经营教坊的,昨儿还提心吊胆的,觉都睡不着。 今儿一早看了节度使大人的布告,简直就要敲锣打鼓的欢庆一番了。要知道京都盛会之后,他们就收到了三爷惹怒陛下被罚去皇陵的消息。 而且新上任的边陲三郡节度使,居然还是一直袒护着悦氏的李泰!谁不知道,李泰是六王爷身边的人? 那他们这些已经依附或早已依附于三王爷的商贾,那不就等于是拔了毛的鸭子,等着被别人下锅?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等来的不是血本无归,居然还是这等好事!经营教坊的商贾老爷们,无不合手念道:“阿弥陀佛。菩萨保佑!菩萨保佑!” 于是教坊纷纷关门,甚至一些教坊在关门不久后,开始大兴土木。而带来的连锁反应,则是各地的匠人们,有着做不完的活。赚了个盆满铂满。 可那些被教坊赶出来的年轻女子们,不仅失去了挡风遮雨的片瓦,更有甚者,打从被撵出教坊时,就连顿能果腹的吃食都没有。 于是悦家在百姓口中,就显出了两极分化。那些流离失所的女子、妇人、孩童,无不在心中,诅咒着悦氏。 而那些匠人们的家人,却把悦家俸为活神仙。福泽万里! 就在这时,一个撼动人心的消息,就像长了翅膀似的,在边陲三郡传了开来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