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章北伐进行中(二)-《北宋大山贼》
第(2/3)页
众将都是满脸苦笑,看来太监领兵比一定比文官领兵靠谱多少啊!
这时金国也派遣高庆裔来商量夹攻之事,一切情形似乎都十分有利于宋。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童贯对和平攻下燕地保有幻想。
因此竟然要求种师道在进军途中不许侵扰地方,甚至不允许对辽军主动挑起作战,好似一个非暴力不合作的“和平进军”。
如此荒唐的要求,既显出宋兵的软弱,又显示出童贯的自大。
童贯沿用皇帝的圣旨,不得杀人。
现在看看苗头不对,又害怕了,再命令军队不得过界挑衅,这就给部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。至少是在心理上的。
种师道面对他的压力,不得不下令约束部将不得主动出击,挑衅,致使皈下心怀怨气。
本来就死磕白沟,就已经让他们种家军损失惨重了,童贯却是又下了这么一个没头没脑的命令,怎么能不令他们郁闷。
导致后来宋国大军,在面对辽人的进攻时,一时间竟然不敢还击。
五月二十五日,前军统制杨可世听说燕人早就准备迎接王师的到来,若王师入境,必箪食壶浆以迎。
于是率领轻骑数千,直欲取之。至兰沟甸被辽国宗室耶律大石所掩杀,大败而还。
据说是杨可世事主动挑衅,才招致失败,违背了童贯以仁义取燕地的方略,而杨可世又是童贯爱将,种师道也没法处罚他,给人以口实。
五月二十九日种师道率大军进兵白沟,想要为杨可世找回场子,却是再次被耶律大石和萧干掩击,不战而还。
五月二十九日种师道进兵白沟,接到报告说:河北有军情,种师道节制诸军,重复了皇帝和童贯的命令,就是不得杀辽国一人一骑。
杨可世即遣骁将赵明率军持黄榜旗前往边境招降,实际上赵明所率宋军和辽国军队已成隔河对垒之势。
赵明占据桥头向辽军招降还派人把黄榜送到辽军那里去。辽军将领看了后大骂:“贼子安敢辱我,背信弃义之师也敢称仁义?!”
话语未完,矢石如雨就向宋军射来,宋军不曾防备,又拘于命令,不敢还击,损失不小。
前军马上把这个情况报告了种师道,种师道说:“既然两军交锋打起来了,怎能束手就死?还击的有功。”
皈下诸将又吵嚷着说:“如果兵不血刃和平招抚燕京,那么和诜等人吃现成的,坐在那里等着奖赏。而我们还要来干什么?”
杨可世勒令所部将士临河布阵,分遣赵明麾众还击,辽国军队隔着河岸挥舞军旗指挥军队作战,骑兵随着旗帜所指的方向向西奔驰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