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一章:他乡遇故人-《驶向欧洲的班列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飞机降落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费里海吉国际机场,虽然中途几经转机,但对于这些恨不得马上到达布达佩斯的人来讲,他们并不感觉到疲乏。

    有最新的消息称,马诺科夫一伙已经前往匈牙利,但他们什么时候到达,什么时候行动,都还是未知数。毕竟他们在暗处,小分队在明处,如何布置陷阱抓到这一伙穷凶极恶的歹徒,还是让常建铭和马克西姆两个人大伤脑筋。

    小分队,他们两个人是主心骨,其他三个人都是听从于他们的命令,所以,制定行动方案,以最快速度抓住罪犯,是他们坐飞机,转来转去,思索最多的问题。

    行动方案最难的问题,是既不能明打明的出现在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公司,又不能只在那里守株待兔。“这些人会不会出现?以什么方式出现?又纠结了多少劫匪,用的是什么武器装备”?这些问题都是需要他们思索与探讨的。

    毕竟,他们只有五个人,还要会同匈牙利当地的警方一起行动才行。只要劫匪一露头,就得有绝对把握将他们一网打尽,否则,一旦有闪失,让他们再跑掉,想再抓他们回来,那将难上加难。

    毕竟对于这些“武装到牙齿,狠毒过豺狼的”悍匪来讲,只要他们在外面多呆一天,那就会给无辜的善良百姓,带来无尽的威胁。

    考虑到匈牙利的这家公司,是和常建铭的北京公司有业务来往的公司,所以,首先最熟悉他们情况的应该是苟仲山,而并非马诺科夫,毕竟他当年任过“东欧部”的经理,这家公司的情况,他比谁都熟悉,这,让他们想起了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既然苟仲山是中国人,既然他来到了匈牙利,他就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,肯定要跟当地人联系。而匈牙利是讲芬兰一乌戈尔语的国家,只有很小一部分人能讲德语,也仅仅是极少数人会讲英语,会俄语的人也不普遍。

    “所以,他一定会去找中国人”,常建铭和马克西姆会心的一笑。因为他们俩在来之前,特意做了一番攻略,知道乌戈尔语又称马扎尔语,苟仲山的英语、马诺科夫的俄语,在这里几乎没什么用武之地,因此,要想了解这俩人的行踪,就必须要去找苟仲山熟悉的中国人。

    “中国人,哪里最多”?

    “批发市场”!俩人哈哈大笑,心里有了主意。

    行动方案初步拟定,他们抑制不住心里的高兴,尤其是马克西姆,甚至连飞机上的盒饭都多要了一份——今天是牛肉,这是他爱吃的菜。

    “彼德,昨天你沈哥说,他弟弟在哪个批发市场?我听说布达佩斯有好几个市场呢”?

    “车站市场,他弟弟是个批发皮鞋的商人”,

    “嘿,那他搞批发怎么没去俄罗斯,找他哥哥去呀”?马克西姆有些不解,

    ‘我问了,说是这边的皮鞋好销,我们那边大部分都穿运动鞋了’,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