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五十四章 生辰-《大清皇后人美心善》
第(2/3)页
说起来,他们三兄弟各自之间的脾性不大相同,胤祚是最最温和的那种。
胤禛和胤禵,反而都更加要强。因此两兄弟在某些事情上面,谁都不会让步的。
胤禛是在孝懿皇后膝下长大的,早年间康熙爷也说胤禛是孝懿皇后的儿子,胤禛那时候还小,不知道德妃为什么不要自己。
等他明白三分当时德妃的处境以后,又觉得德妃也不过是个审时度势,连自己的儿子都能够牺牲的人。
孝懿皇后到底养自己长大,加之对自己也很好。故此胤禛对德妃的感情,尤其是在见到后来德妃对自己的态度以后,甚是平淡。
即使是胤祚那些年那么努力,其实也没太大的效果。
“胤禵虽然年纪小,但其实是个好孩子。我那日出去一阵子了,他遇上了我,就叫我跟他回去呢。”
顾清欢道:“他心眼不坏,就是有的时候,明明是好的事情,却不知道怎么表达罢了。”
就好像今天一样,过来跟胤禛说这件事的时候,还翻白眼呢。看上去满满的都是嫌弃,可实际上…还是有在为胤禛考虑的。
顾清欢素来是了解胤禛的,胤禛不是个喜欢过多言语的人。往日里遇到这样的情况,旁人在那阴阳怪气,他怕是会直接置之不理。
又或者,用那种凌厉的口吻,直接回绝,不给机会。
今日顾清欢在在这儿,场合稍稍有些不一样。加之…胤禛其实现在脾性温和许多,也不会有那种“咄咄逼人”的举动了。
“我知道。”
胤禛叹了口气,想了想,又道:“其实我有的时候也会想。如果胤祚还在,或许情况会有些不一样。但…”
提起胤祚,胤禛心中无疑是觉得遗憾的。
胤祚从小聪慧,虽然尚未来得及去国子监读书,但在启蒙的时候,启蒙老师就说过,胤祚在读书上的天赋其实是很高的。
而且,胤禛知道一件事。
那还是…偶然的机会,听月华姑姑提起的。说是,胤祚出生以后,康熙爷给胤祚起名“祚”字,其实是有着含义在里面的。
祚之一字,能当国祚来讲,有江山社稷的含义。因此,当时康熙爷对胤祚的期望,或许是十分的高的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