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初见成效(下)-《勇闯天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包耀元顿时热泪盈眶,边上名叫梁宝歧的老技师也是老泪横流,他们比谁都更痛心,老军械所不但寄托着他们半辈子的心血和自豪,也承载着他们无比的希冀和伤痛,在他们眼里,老军械所就如同他们的孩子一样珍贵。

    钟长卿唏嘘不已,没想到初次见面,吴铭就能打动这两个性格执拗、傲到骨子里的老技师,当下不及多想,连忙请大家入内安坐,端上茶慢慢说。

    半杯茶喝完,吴铭从两位老师傅嘴里了解到很多东西,知道浙军老军械所并非败于技术和产品销路,而是败于打跑孙传芳后前来接管的国民党官员,正是这些官员的贪婪与无知,将一个名气和技术都不次于金陵兵工厂的军工企业搞得乌烟瘴气,最后一步步沦落到破产停办的绝望境地,一任接一任的贪腐官员捂着发胀的腰包拍拍屁股走人了,却没有一个官员受到应有的处罚。

    两个老师傅在吴铭身上看到了真诚和尊重,看到了吴铭对人才的重视和友善态度,同时也看到了吴铭的远大胸怀,所以说到最后,两人只是对视一眼,就知道自己来对了。

    直到钟长卿亲自去把两名洋人技师请过来,拿来了刚刚定型的工兵铲、多功能匕首和尚未最后定型的试产钢盔,两位老师傅才停止痛苦的追忆,请吴铭对他俩改良的工兵铲和刀子发表意见。

    吴铭立刻请两位老师傅坐下,热情地与两名随设备前来负责调试和基本培训的洋技师打招呼,询问他们生活是否习惯,是否需要帮助?最后礼貌地请大家坐下喝茶。

    吴铭接过工兵铲看了很久,虚心采纳两位老师傅提出的“取消繁琐的折叠功能与精密紧固套件”的建议,如此一来,这种用普通钢板压制再用合金钢包边打造的工兵铲,就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,更利于大规模量产。

    梁宝歧师傅主动捡起一把匕首样品提出意见:“吴长官设计的这把刀很趁手,全部用德国进口的高碳合金钢打造也不难,我们试过,完全可以切断普通铁丝,能轻松割开子弹壳,难的是刀背这排锯齿,我们现在的工具都无法给锯齿开锋,使用磨石又太慢,想用热加工法解决,又怕影响刀具的硬度,要是上机床的话,还得有专门的配套夹具才行,所以还请吴长官定夺。”

    吴铭转向三十岁的比利时技师肯扬,用英语问道:“肯杨先生,我想征求你的意见,你是专家,而我是个外行,外行领导内行肯定会出问题。”

    肯扬乐了:“尊敬的少校,建议你再购进两台专门机床,这样就能把刺刀和特种刀具的生产难题全部一次性解决……想必你也知道,我们比利时生产的步枪刺刀和机床刀具畅销全世界,在刀具制造技术方面,我们并不比德国人差多少,反而在不少合金精加工技术领域超过了他们。”

    “你就不能帮我省点儿钱吗?难道赛扬那家伙背后叮嘱过你要尽量掏空我的钱包?”吴铭开了个玩笑。

    肯扬和同伴哈哈大笑,屋里众人虽然不知道吴铭和他们谈些什么,但也被轻松愉快的气氛所感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