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有即丘城的兵马,此番前去莒县,师出有名。 他们前身虽然是泰山贼,但现在已经打下了一番基业,不再是光脚大汉,自然不能肆意掠夺,也开始讲究起吃相来了。 萧建掠夺周边,肥了自己,想必莒县钱粮定是不少。 如今吕布坐镇徐州,一直催着他们表示表示。 几番推脱之后,吕布的耐心也快要耗尽了。 等打下了莒县,便分一部分缴获给吕布,免得他怒而兴兵。 对于吕布之勇,他们也清楚,实在不想和他对上。 陶应也笑了。 此去莒县,大头自然是臧霸的,但身为苦主的他,多少也能分一杯羹。 更重要的是,这将是一次向臧霸泰山军展示其实力和潜力的时机。 陶应知道,臧霸本质上只是一个圈地自萌的军阀,更像是一个地主老财,空有实力却没有太大的野心。 这些年徐州风云变幻,他安稳的呆在琅琊郡,基本不参与角逐,最多就意思意思,从未彻底的站队。 曹操最终拿下徐州前,他还帮吕布打了好几次仗。而当曹操入主徐州后,又开始帮曹操驻守徐州。 之后三国分立,一直在曹**前,他都安分的呆在徐州老巢,未曾表露过更大的野心。 当然,这也与臧霸的出身有关。 他发家之初,身份不过是一个逃犯,全仗着陶谦用人不拘一格,才有了这份基业。在这个士族豪强林立的时代,出身低微始终难以得到世人的认可。 然而,这在陶应看来,太可惜、太浪费了! 如今正是三国初期,天下势力未定,若是他坐拥数万泰山军,天下何处不可去?谁人不可一战? 出身对于陶应来说,不存在这个问题。 他老家本就是丹阳豪强,老爹又是多年的徐州刺史,虽然比不上袁家四世三公,比不上刘表刘璋等汉室宗亲,但怎么也比曹操这个宦官子弟强,比刘备所谓的中山靖王之后强。 大汉的权柄,他们莫得,我陶谦便摸不得? 对于泰山军,他垂涎欲滴。 如今,终于等到这个机会,当然是积极响应! 两人对视而笑,都很开心。 随后,二人约定了出兵的时间等事宜,孙观也没留下来吃个饭,便急回复命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