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36.第1036章 大时代-《侯府小哑女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《南疆见闻》出版半年后,又加印了三次。
    同时,掀起了一股南疆淘金热。
    北方的商贾,他们纷纷组队南下。
    他们学着少府的模式,招募退伍兵,尤其是熟悉南边气候饮食的退伍兵,带上物资南下。
    指望着这一趟发财。
    去南疆,有两条路。
    一条是海路,沿海码头,一个月一趟船,下南疆。由海军护航,不用担心遭遇海盗之类的意外。
    一条路是陆路,一路南下,到达南疆都护府。
    在都护府办好出关手续,穿过城墙,正式进入南疆。
    新开的官道,足够宽敞,但蜿蜒曲折,翻山越岭。
    路途两岸,每隔三四十里路,就有一个休息站,供沿途客商休息吃饭喝水。
    一路往东南方向,穿山越岭,途径数个部落,顺便收购土特产,或是买卖货物。
    等到达平洲城的时候,这些商队已经赚了一笔。
    当然……
    真正的利润大头,还是在平洲城。
    这里才是整个南疆的物资转运中心,也是南疆的金融中心,政治中心,文化教育中心。
    可以看见一车一车的粮食,绵延不绝,从早搬到晚上,像是不值钱一样,搬运上船。
    一艘艘巨轮,拉着满仓的粮食,扬帆起航,北上大周。
    还有百年古树,甚至是千年巨木,被拉上船,同样是北上大周。
    象牙,玉石,草药……
    各种物资,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平洲城,又从平洲城运往大周。
    平洲城更加繁华,比起几年前,城池扩大了两倍还要多。
    更多的人口来往,更多的人口长期在此居住,甚至将家安在了这里。
    王府每年收入大量的税收,养更多的官员,更多的兵马,建造更多的船只,创造更多的利润。
    街面上,不仅有很多商人,很多身份不明的流浪者,还有很多穿着书生袍的读书人。
    他们慷慨激昂,直抒胸臆。
    他们讨论的话题天马行空。
    他们当中,有本地读书人,也有从大周远道而来的读书人。
    他们争论,抗辩,激动的时候甚至动手互相殴斗。
    谁都无法说服谁。
    大周是天朝上国,南疆面积虽大,却是实实在在的土包子。
    土包子就该主动回归天朝上国,称臣纳贡,成为大周治下,成为大周版图中最南端的一颗明星。
    当地读书人自然不愿意。
    能独立,谁乐意依附。
    想让南疆主动归顺,那是做梦。
    南疆是独立的王国,迟早有一天,凌长治哟建国,要称帝。
    而且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。
    读书人强烈要求凌长治,给南疆的百姓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。
    他们要建国,要国民身份。
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