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 对峙-《重振大明朝》
第(3/3)页
就在永宁军押着温家父子和一众家丁护院出来的时候,一顶红色小轿被四个轿夫抬着挡在了杨应乾众人的面前,轿子后面还跟着十几个提着水火棍的衙役,似乎是来的路上比较匆忙,这个十几个衙役和轿夫俱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。
一个身着绯红色官府的中年人掀开轿帘从轿子中走了出来,中年人官服的补子上还绣着一直栩栩如生的云雁。
温家能在泉州风生水起这么多年,除了有温体仁的支持外,泉州的大小官员每年也是时常收到温家的孝敬,其中拿的最多的自然是知府姚一桂。
这姚一桂自任泉州知府以来可是没少得温家好处,再加上温体仁的这层关系,姚一桂对温家更是多有照拂,所以一得到温家被大批官兵包围,姚知府马上就火烧屁股般的赶过来了。
“本官泉州知府姚一桂,不知哪位是你们的上官啊?”
因为卫所平时和地方州府很少打交道,杨应乾上任没多久这次来温家又未着官服,所以姚一桂才有此一问。
谢尚政向前一步说道:“本官是永宁卫指挥佥事谢尚政,这位是我们的同知杨大人!”
姚一桂见面前这个年轻人便是永宁卫的指挥同治,不禁是微微一惊,不过很快便恢复了自然。
知府是正四品文官,而指挥同知是从三品,从官职上看杨应乾比姚一桂高了半级,但此时文贵武贱,在京师往往一个六七品的文官都敢对着二三品的高级武官指手画脚,在地方上虽然没有这般过分,但姚一桂也只是礼节性的对杨应乾做了一揖。
“不知杨大人为何带这许多兵丁进入府城,此举是否有向巡抚衙门通禀啊?”开口第一句姚一桂便咄咄逼人道。
大明立国时,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地方权力过于集中,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况,便将地方各省的司法、民政和军事的权利由按察使司、承宣布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别行使以为制衡。
但到了大明中后期,倭患和边患严重,为了能够集中各省的力量剿除匪患,便在各省设巡抚,统一调度各省军民事务,但凡省内大规模军队调动必须得到巡抚衙门的同意。
见这姚一桂拿巡抚衙门来压自己,杨应乾当即微微一笑:“军情紧急,为防贼人得到风声逃脱,未曾来得及向巡抚大人禀报,但本官来之前已向指挥使曹大人禀报,曹大人也已将此事上报了都指挥使司。”
“贼人?”听到这个字眼姚一桂的三角眼瞬间便瞪了起来。
“杨大人怕不是搞错了吧?温老爷可是我们泉州府有名的大善人,每年都要资助贫困乡里,怎么可能触犯王法,杨大人可有证据?”
见姚一桂摆明了要袒护温应举,杨应乾也不再啰嗦,随即冷笑一声:“姚大人,事涉军情机密,以你的官阶怕是不便知悉啊!”
见杨应乾藐视自己,姚一桂的脸不禁瞬间涨得通红。
“杨大人,若是你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,温家的人你不能带走!”
“嗯?”闻听此言杨应乾不悦的重哼了一声,身后瞬间传出一阵钢刀出鞘的铮鸣声,姚一桂瞬间感到无数道杀人的目光射向了自己........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