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成龙离开A大队去参加任职培训,等于满级大佬进入了小鸡仔窝内,注定了又会在军校留下无数传说。 让陆军指挥学员的崽子们,感受什么叫做军中的硬汉力量。 而属于成龙个人独有的奇迹,到时候将随着这群军校的小崽子们毕业下连队,在全国各军满地开花。 许三多、吴哲和伍六一等人,也开始了他们为期半年以上的专训。 在中队长袁朗的亲自教导下,头号小弟齐桓的勤恳严厉执行下,各种专业课程有条不紊的开始补训。 这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! 也将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! 因为付出的汗水能够得到回报,痛苦的磨砺会带来意志的坚韧,将黑桃A彻底锻成百炼之钢。 而A大队也在不久之后,接到了来自于总参的红头文件。 成龙提出并设计的特种作战前沿技术培训方案,已经在总参完成了整编,修订成了正式的训练教案。 在全军特战部队进行推广前,还需要进行小规模的试点测试。 从小队试点特训确定教案是否可行,到小规模试点验证是否还存在问题,以及找出问题并对它进行改正,最后才能放到全军进行普及。 这是一个看起来好像啰里八嗦,实际很有必要的循序渐进的严谨过程, 小队试点特训是在A大队进行的,这个地方有足够的起步基础,于是总参就把小规模试点也放到了A大队。 这里必须敲个黑板。 等成龙主导的这一份特种作战教案,在A大队圆满的完成所有测试,确定没有任何的问题。 等这份教案全军推广的那一天,也是成龙再次收割荣誉的一天。 全军规模的重大贡献…… 起码是一等功打底! 红通文件下达A大队的第二天,A大队又迎来了两批人—— 军工专家团和工兵营。 军工专家团直奔修械所而去,在那里详细了解仿真彩弹枪和彩蛋。 等把原理和其中特点都整理到位,立马就会送到相应的军工厂去,开模定型对其进行批量生产。 军工厂的生产能力,不是区区一个大队修械所能比的。 分分钟就能生产成千上万! 工程兵的目的同样很明确,他们的任务是成龙的另两项“发明”—— 杀戮屋和战术场! 整整一个营500多号工程兵,在首都军区的直接命令之下,轰轰烈烈的拉进了A大队基地。 不为别的。 就为一比一快速复制。 把成龙当初亲自监督打造,专用于CQB的杀戮屋和战术场进行复制,每个训练场都得复制最少三个。 毕竟当初只是提供给15人小队训练,现在要扩大到整个A大队。 人员规模足足翻了十几倍! 如果不对新教案训练场地进行扩充,根本就没法有效展开训练。 工兵营拉过来直接就开干,最标准的军工效率,既有速度又有质量,那场面,那叫一个热火朝天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