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得到ZY如此高的评价,所有人都极为兴奋。 尤其是梁江涛,得到了陈同事的点名表扬,是在场唯一一个。 这一方面因为他确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另一方面,也是陈同志对他的厚爱。 在场都是官场中沉浮多年的老手,怎么会看不出来陈同志对梁江涛的态度? 心中对梁江涛的评价,顿时又高了几分。 梁江涛年纪轻轻就能到这样的位置,不仅是靠家世。 家世,只是给了他一个平台,但爬多高、走多远,更多的还是靠他自己的能力。 有家世的,不只他一个人,说实话,那些二代三代,还有很多不成器的呢。 当初向中Y建言修建高铁,就是一个重要的例证。 当时高铁的议题搁置了那么久,其中的风险,是显而易见的。 能不顾一切、斩钉截铁地提出这个建议,并且想尽千方百计推动论证,与有关司局长针锋相对地辩论,需要敏锐的眼光、精准的预判、超强的能力,还要有很大的政治勇气。 机遇和风险,是并存的。 现在,高铁建设一切顺利。 固然有周翊坤的功劳,可梁江涛这个“始作俑者”的功劳,一点儿都不比他小。 这个年纪,就能作出这样的贡献,足以看出梁江涛人才难得,甚至说“宰辅之才”也不为过。 怪不得陈同志会喜欢。 梁江涛听了陈同志的话,心中说不兴奋那是假的,但也感受到了肩膀上的压力。 爬得越高,走得越快,越要警惕。 尤其是得到这一切在一个人比较年轻的时期。 有人说,少年得志不是一个好事情。 容易飘是一个方面,还有,调门起高了,后面怎么办? 就比如自己,现在就取得了这样的成绩,也让很多中Y领导对自己产生了很高的期待。 未来,能不能继续满足这种期待? 持续地作出贡献? 说没有压力,那是假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