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雇了牛耕地,聂薇薇跟着学挑种子,泡种子,和育苗。 虽然她不是农村孩子,学校里组织过去体验生活,麦田耕完就插秧了,为什么这里是麦子割完在育苗? 把疑问埋在心里,用心跟着学如何平育苗田,如何撒籽,盖上草帘子。 每日要去看长势,如果温度高就要把草帘子掀开透风。 然后聂薇薇就开始了每日的打卡生活。 起床挑水,去看秧苗,给红薯地拔草,挑水浇红薯,回家浇菜地。 家里玉儿早上起来喂鸡,打扫鸡圈,洗衣粉,做家务,给菜地拔草。 蓉蓉,收鱼篓,收拾鱼虾,割草喂鸡。 小宝出去玩,被打哭,和姐姐们玩,被打哭,和娘闹脾气,被打哭。 直到秧插完,收夏税的才来。 聂薇薇只要交田税,一亩两斗。 她问过婆婆一斗有十八斤,可官吏来收时会做些手脚,二十斤一斗算是有良心的了。 聂薇薇家今年的麦子没有秤有多少,不过听吴六叔说他家平均一亩三百斤麦。 三斗粮交完,想想秋收还得交一次。 听说江南府税重,不但交田税丁税还要交丝绢税。 “知了…知了…” “吱吱吱…吱吱吱…吱吱吱…” “知了…知了……” 蝉鸣声声吵死人,聂薇薇把布巾在水里搓了一把,洗了把脸。 一点风都没有,她在秧田里拔草,水都是温热的。 吴六叔家儿子吴家槐从外面回来,跟村里租了河西的滩涂养鸭子。 圈起来一段河道,几百只鸭子嘎嘎嘎的在水里游着。 村里孩子天天都跑去看,当然无事的大人也会去。 好长一段时间他家都罢着江尾村的热榜第一位。 热榜第二就是吴青山家守寡的大儿媳折腾出一种新吃食,挂面。 热榜第三是村里李老三家盖了大猪圈,养了六头猪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