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一个是英俊非凡的少年郎,一个是飘飘若仙的美人娘。 这样一对组合走在了官道上,立刻引来路人和附近村民关注。 “小常先生这是又要去采风啊?” “白老师也一起去采风啊?” “是啊!” “真是郎才女貌呢!” “那可不是!” “也怕只有小常先生这样的读书人才能配的上白老师了!” …… 白菊仙因为在老李的后事上出了很多力,也帮忙老李家解决了很多实际的生活困难,并收留了小锦,她人 间女菩萨的美誉不胫而走,也是被许多村民认识,并深受爱戴。 毕竟,可是一位来自乾京的女学士,由小明的母亲张氏口口相传,本来白菊仙的大名就已经传开,这次大 发善心之举,更是收获了不少美誉。 民心所向,又是读书人,且又是极为稀有的女文士,自然深受百姓爱戴。 况且,白菊仙本身就自带一种让人敬仰的光环,走到哪里,都让人生不出一丝亵渎之意,而只会心灵纯净 ,也许,这就是读书人的魅力吧。 不过后来常平想了想,这大概,应该也是白菊仙文人的一种手段。 收获人心的一种很朴实的文人手段。 不能说白菊仙会有多么明显的心机吧,只是,这种收获人心的方式,应该是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,自然而 然就用上了。 比如,她的一颦一笑,她的谈吐,还有她一个眼神,其实都是有着文人的手段在里面。 这种手段,不是坏的,就是一种良性的展现,就像已经融入了白菊仙的骨子里。 以前的常平还不甚了解这一细节,或者说并没去仔细注意过这些细微之处,也许觉得很不可思议,但从来 没有深究过。 但自他晋升为大儒之境后,特别是现在已经是三品大儒,他的微观本领就开始在增强,内视和外视都在不 知不觉的改变,提升。 从而心细如发,细观微小,丝毫逃不过双眼,由此可想而知,到了巨儒,鸿儒,甚至圣人之时,那这微观 本领不得有多强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