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时候已经入夜,天色完全黑下来了,他们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,等红路灯时, 傻有理从车窗望出去,看到对面街头有一个拉面小摊开张了。 这种小摊一般来说,是不少上夜班的工人喜欢光顾的地方。 东京的确繁华,也有不少富人,但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更多。 这种小食摊,在东京同样是存在的。 傻有理回头看着杨一斌,问道: “杨桑,可不可以吃街头小食?” 杨一斌看了一眼,发现那个拉面摊老板刚刚支起一把大伞,罩住了给客人吃饭用的桌子。 这拉面摊一看就有年份了,此刻也没有其他客人,挺安静。 杨一斌点头道: “就是那个拉面摊吗?”杨一斌看到傻有理点头,便道,“好,那咱们去吃。” 正下小雨,杨一斌开车把她送到拉面摊前放下,随后才将车开到偏僻的地方停下。 之后冒雨跑过去,衬衣上和头发上淋了一点雨。 傻有理笑着把他拉过来,从小包包里拿出自己的手帕,给他仔细地擦拭起来。 雨夜,湿漉漉的街边,正在忙着煮面的摊主,以及灯光下,两个相视而笑的年轻人。 “杨桑,我出生在大阪,我记事的时候,爷爷也是拉着手推车在街边卖拉面,我有空去找爷爷,他也是这么忙碌的。” 松村沙友理眼睛亮晶晶的,嘴角带着浅浅的微笑,陷入了温暖的回忆之中。 “那时候每次我去,爷爷总是让我坐在手推车边,然后给我做一小份拉面,我印象最深的就是,当面煮好了,他捞起面后,会不停地颠动,让水尽快流下去,每当那时候,我心里就美滋滋的,因为爷爷做的豚骨拉面这就要到我面前了……” 杨一斌能感受到她的那种对亲人的怀念情绪。 “感觉真的很好。”他说道。 松村沙友理点点头,依恋地拉着他的手,说道: “此刻有您陪着,感到很幸福。” 又等了一会,拉面来了,最上面还放了一小点白米饭。 这位摊主年龄比较大了,他自己说了做了40年的拉面,估计他很少看电视,并不认识松村沙友理。 此刻下着雨,又没有别人,他俩都比较放松。 这时不远处有一辆轿车缓缓驶过,参加了大半天商演工作的滨边美波,正坐在车里困的打哈欠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