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人言可畏-《盛唐女探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去看看?”

    “走,老子还真不信邪了。”他们两个守了一个晚上,根本没有任何动静,什么鬼啊神的,大白天的,哪有那么玄乎。

    陈扁担看到两人转身朝阶梯走过去,他迟疑了一下,被心中的好奇心战胜,还是跟了上去,不过一到鼓楼前方,还没靠近呢,远远看到那边的情形,腿一软,一屁股跌坐地上,两眼一翻昏过去之前,唯一的念头就是,早知道就不该过来。

    陈扁担看到的是什么,鼓楼横梁下,三条白绫荡在半空中,挂着的三个人,现在只能称之为尸体,随着风刮过,前后缓慢摇摆,破旧的鼓楼横梁发出‘咯吱咯吱’的声音,磨的人压根都发软。

    沈灵均和唐糖过来的时候,鼓楼上下已经被一群衙役给画了个圈,不许任何人靠近。

    但是已经抵不住广大打了鸡血一般兴奋的围观人群,他们聚集在城门口大声议论,感叹的,唏嘘的,冷漠的,嘲笑的,世间百态,众说纷纭。

    清醒过来的陈扁担在大街上跑了一圈大肆宣传后,现在也混在人群中,以一种英雄凯旋的姿态被大家重重包围,从他手里打探第一手消息。

    这会儿陈扁担暂时也忘了害怕惶恐,清白的脸也被兴奋的红光替代,好似因为第一个发现卢家人的死亡,而倍感光荣一般。

    唐糖两只小手捂着脸,歪着脑袋,不屑的撇撇嘴:“没见过世面的中原人,死个人而已有什么好看的。”

    沈灵均斜了她一眼,嘴角一抽,没什么好看的,你来凑什么热闹?

    “沈灵均,我刚才听说了,那一家三口都是上吊自杀的,你过来干什么?”唐糖在人群中灵活的挤来挤去,始终跟在沈灵均背后,在一个侧身避让的时候,凑过去问道。

    “随便看看。”沈灵均再走了几步就停下来,实在是人太多,走不过去了。

    不过她倒是也不着急,顺便竖起耳朵听起来。

    小道消息不可尽信,可往往有时候也能听出点不同的东西来。

    她始终觉得这个卢家人死的太蹊跷,前两天还在游山玩水,怎么突然又想不开了。

    按照某个定理,自杀过一次的人,第二次再自杀的勇气是需要三倍甚至是四倍,因为他们面临过死亡,感受过才会惧怕那种真正的绝望境地,也会激发内心中生存的本能。

    所以很多一时想不开吃毒药的人,会从房间里跑出来呼救。

    总之一句话,除非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,导致卢家人不得不走了最后一步,了结生命。

    “你们这些天杀的哟,要不是昨天围着人家小姑娘说三道四的,人也不会想不开了,可怜啊,才那么年轻,还有卢家大哥和大嫂,也是好人啊!”旁边一个大婶大发感慨。

    沈灵均循着声音望过去,不由得轻笑,这个现在一脸悲痛,捶胸顿足的大婶不就是昨天骂卢瑶瑶最起劲的人之一嘛。

    很多人便是如此,从来不错过任何火上浇油的行为,又做出悲天悯人的伪善,他们是加害者,又是惺惺作态的怜悯派,会用义正言辞的高姿态指责别人,当伤害达成,又转换一副嘴脸,转而谴责曾经一起伤害过别人的同类。

    沈灵均对卢瑶瑶是不是因为这些人的言语伤害而死不置可否,但同样厌恶那些表里不一的两面派,这些人就像是一锅大米粥里的老鼠屎,没有毒,但是恶心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